【世界山岳小檔案】Makalu:一趟迂迂迴迴的試探 (二)

Makalu:一趟迂迂迴迴的試探 (二)

關於氧氣,以及我與果神的差距

5/15清晨,當天際泛起魚肚白,我才意識到從午夜起,不斷呼嘯的風聲好像突然就被上帝收進某個抽屜似的,消失了。我在French Couloir法國岩溝入口停下,在固定點自我確保,嘗試拿出Gopro拍下難得的日出色溫。

這裡海拔8200公尺,「總算輪到我在阿果之前唱個島嶼天光了顆顆」我內心暗忖。結果事情沒那麼好康,從溫熱的胸前口袋掏出來的Gopro還是沒電了,而這個爛設計又一定要赤手才有辦法換電池,我可不想為了換個電池結果把手指切了。手機早在兩天前就沒電被我扔在C3了,這下我身邊沒有任何拍攝器材。

管他的...我在溽潮的面罩內嘆口氣,收起Gopro向上攀登,攀登這段如果擺在三四千公尺的阿爾卑斯,也許會是一條訂級AD+左右的有趣短路線的法國岩溝。但這種地形被擺到八千多公尺就是夢魘了,很容易就將攀登者最後一絲氣力給消耗殆盡。

eb509820d60366888099f7f78e503366.jpg

Makalu假峰頂看主峰的最後一段稜線,此時正好是我在頂峰拍照的時候。(圖/照片取自雪巴的朋友)


有點吃力,我趁著過了最陡段落的平台,卸下背包後將氧氣調節器從1.0開到1.5,單位是公升/分鐘。幾口呼吸後,原本昏沉的頭腦好像吃了Air wave,末梢也感到一陣暖意順著血液被帶了過去。

一路往上爬,超過了原本在前的美國隊,我看見三條魚一行人正在峰頂稜線。那顆白色Hanchor背包正顯眼的在天空的湛藍裡晃呀晃。

攀至峰頂稜線花了我近兩小時,這裡海拔已達8400,我再度檢查後發現氧氣存量比預期樂觀,於是在內心小惡魔的驅使下,我又把刻度轉到了2。

不唬爛,在峰頂稜線望著三條魚他們的背影飛快行走的當下,我有種自己是超人或是Ueli Steck的錯覺。我的步伐回到了六千多公尺時的輕快與果斷,氣喘吁吁不見了、怎樣都無法溫暖的手腳指如今已微微沁出汗水。

十分鐘後,我在假頂追上了三條魚一行人,眼前就是這張照片的風景:真頂嶙峋的亂石矗立在眼前,中間是一道刀削斧劈般的雪稜。跟著他們一行人的腳步,我緩緩走完這段路,踏上山頂。還好三條魚願意幫我拍登頂照,在此跪謝。

8a16f5f7ec3a899c00581b78b805632f.jpg

偷拿魚姐幫我們一起拍的登頂照,她應該不會介意吧XD 我們使用的氧氣系統就是Summit Oxygen的(圖/三條魚Fish Tri)


這就是氧氣。

下山路上,每當我容許自己放空對身體的控制,開始思考,我就想到氧氣的本質。

好像跟我們玩遊戲開金手指沒兩樣。打不贏魔王,沒關係,把武力值調到9999是不是就把魔王秒殺了?裝備不夠被魔王摸了一下就半條命去了,沒關係,那我們把防禦值調到9999。那個在我背上的調節器好像打擋一樣,害我有我是魯夫的錯覺。喝!看我的四檔!

那這樣爬山,公平嗎?就算山不在意,山從來都不會在意什麼,但對其他人,公平嗎?我跟阿果的體能差距,竟然就這樣輕易的被刻度1.0給弭平了。
--------------------------------------------------
今天吃飯,聽到隔壁棚的Kangchenjunga干城章嘉,有一名有錢人是這樣吸的:三十瓶氧氣,由四名雪巴分別背負,讓他可以從六千多開始,一路開著目前人類科技的上限:4.0公升/分鐘。直達山頂,Non Stop!

當然,人們有登臨山巔的慾望,都有選擇採用什麼方式攀登的權利。如果把高山的門檻鎖著,只讓阿果這種無氧神人擁有攀登其上的資格,似乎也怪怪?

但總之,這次吸氧的經驗讓我更具體認識到,這種普遍的輔助工具是怎樣的一個東西。當然,沒有它,我可能也難以登頂Makalu這座大山,或至少得付上更高的代價。

但對我來說,也多了一個我得持續摸索試探的主題:如果我要用氧,那那個界線在哪裡?要怎麼平衡登頂的野心、安全的底線,以及對純粹性的追求?
--------------------------------------------------
高海拔攀登用氧氣系統小檔案:

氧氣系統是由面罩、調節器、鋼瓶所組成。目前最先進的是美國Summit oxygen公司的面罩+調節器,以及俄製的Poisk氧氣瓶。

鋼瓶分兩種size,分別是3L以及4L,灌滿可以灌到300倍大氣壓力,所以裝滿分別是900以及1200公升的氧氣被裝在裡頭 (不過保險起見量都會估少一點,小瓶約750-800公升,大瓶抓1000)。大瓶裝滿的重量大約2600公克,含上調節器+面罩,一套的總重大概3kg出頭。

調節器負責控制輸出的氧氣量,由最小的0.5L/min到最大的4L/min,0.5一檔。一般來說在高地營睡覺是開0.5,這時就是讓身體暖一點,含氧高一些。我的體感是開1.0就有明顯改善,走路快了、頭腦清醒了、四肢有循環了!開到2.0就覺得自己是超人了。據說美國現在有公司正在研發可以開到8L/min的調節器......

其實吸氧一個很大的考量不是缺氧走不動,而是預防凍傷。因為在極高海拔的氣溫不一定很低,八千多的氣溫在晚上也就-2x度,不算太冷。但因為極度缺氧,會導致血液送不到末梢,然後手腳就容易凍傷。用氧可以很大程度改善這點。

面罩就是面罩,主要是把輸送上來的氧氣跟外面空氣混合後讓我們吸進去。新舊款的差別在於有個除霜跟排水氣的裝置,不然一個幾乎密合的面罩會有很多我們呼吸的水氣,久了那些水氣就會凝結、然後在外頭-2x度的氣溫下凍起來,面罩就廢了。早期聖母峰很多攀登者是要爬一爬停下來除霜的XD現在則都不太需要。

23f5374805c59300f67bc7295fde01ba.jpg

現在遠征最多給客戶使用的Summit Oxygen供氧系統(圖/張元植)


系列文章:

原文出處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