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岩步道
分享
39,002次點閱
327
有 327 人想去
1,164
有 1,164 人去過

象鼻岩(圖/老王)
想去
去過
路況回報
其中代表景觀當然非象鼻岩莫屬,象鼻岩為網路廣為流傳的台灣36個秘境之一,顧名思義為外觀酷似一頭巨象側身矗立於海上之巨岩,懸崖岬角為象身,海蝕拱門細長彎曲的石塊則宛如巨象的長鼻伸向深不見底的大海,象頭與象鼻之間的空隙形成海蝕洞的拱門景觀。如果從更高處來欣賞這象鼻海蝕洞,可已將整個岬角的岩塊盡收眼底,搭配懸崖下深藍色的大海托起岬角巨岩,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由於深澳地區過去長期受到軍事管轄的關係,當地海岸留有一些舊有的碉堡、軍營等軍事遺跡,遠眺望似印地安人的酋長岩等多處景點,讓人流連忘返。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下載GPX
出發點
深澳漁港
路線
深澳漁港→(0.2K, 4分鐘)→海岸小徑→(0.6K, 11分鐘)→象鼻岩→原路折返→(0.6K, 11分鐘)→海岸小徑(0.2K, 4分鐘)→深澳漁港
備註
1.岸邊海風及日照強烈,夏天前往時建議做好防曬準備,象鼻岩鄰近懸崖陡峭處並無護欄等防護措施,請勿太靠近懸崖邊緣,以免危險。
2.東北季風旺盛時建議勿前往。
3.入口處海浪打來的漂流垃圾較多,行走時要注意腳下環境。
4.附近還有兩個小山「番子澳山」與「印地安頭山」可尋訪。
2.東北季風旺盛時建議勿前往。
3.入口處海浪打來的漂流垃圾較多,行走時要注意腳下環境。
4.附近還有兩個小山「番子澳山」與「印地安頭山」可尋訪。
OpenStreet Map
路線圖
深澳岬
又稱作番仔澳,這個名稱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因深澳岬上那巨大的印地安酋長而得名,另一說則是因此地曾為平埔族居住聚落,不過何者說法正確,現已無法考據。
深澳漁港
又稱番仔澳漁港,最早當地漁船停泊在深澳灣內海灘上,民國 42 年由漁業局、縣政府撥款,修建北防波堤。民國 53 年遭颱風破壞,民國 63 年再修建南防波堤供漁船停泊使用,目前規劃為藍色公路的碼頭之一。
番仔澳酋長岩公園
鄰近海岸的巨岩經過長期風化侵蝕產生不規則形狀,遠眺看似印地安酋長側面之巨岩因而得名,公園鄰近海邊並坐擁平坦的綠草地,相當值得前去一逛。
正豐造船廠
鄰近番仔澳酋長岩公園有一處廢棄水泥建築,藍色斗大的正豐字樣顯示當年工廠的興盛,不過在時代巨輪下最終成為歷史遺跡。
動物
象鼻岩鄰近深澳漁港,其腹地廣闊,港區周邊有許多磯岩海岸,魚類物種豐富多元,也因此吸引了不少釣客前來。
植物
本路線位於台灣北海岸,沿岸表土稀少,有濱海草本植物如石板菜、林投、台灣野百合等,地勢陡峭的海崖地帶則為低矮的灌木與喬木的生長環境,植物長期受東北季風吹襲,枝葉順著風勢單向生長為常見的生態景觀。夏天時可見一整片豔黃色石板菜,非常美麗。
地形地貌
深澳地形背山望海,屬沙岩地形,多屬酸性岩與海浪沖積所形成的沙土,而岩石地貌經年累月的受到侵蝕、風化、搬運等作用,形成覃狀岩、豆腐岩、蜂窩岩等等各種渾然天成的壯麗景觀,因此有小野柳的稱號。
特色
網路火紅的台灣36秘境之一,坐擁天然海景以及氣勢萬千的栩栩如生的象鼻岩海蝕洞。
路線評論
路況回報
6 則評論
我要評論
-
Clare Lin 3.2發表日期:2017/11/29路上沒有任何標示,但在google map上可以定位導航,一開始是大岩塊亂石,然後經過泥地小坡,就可以上到往象鼻的巨岩,旁邊也有一些蕈狀岩、豆腐岩可以看
2 則回報
我要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