荖寮坑古道.十分古道.頂子寮山連走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之
荖寮坑古道.十分古道.頂子寮山連走 20151004


今天經由台2丙線來到基隆市暖東峽谷風景區的童子軍活動中心前,集合後車隊行駛至東勢坑產業道路終點的涼亭區停車整隊,由涼亭旁的荖寮坑古道入口作為行腳的起點,預計在完成荖寮坑古道的煤礦遺址史蹟的體驗行程後,續行擁有豐富生態景觀的十分古道,最後以五分山步道的嶺頭福德宮作為行程折返的中途點。








東勢坑產業道路終點涼亭前有一株茄苳樹,樹下的一座茄苳媽宮是東勢坑產業道路上最明顯標的。涼亭後方是荖寮坑古道入口,茄苳樹另一頭則是十分古道的登山口,二條步道的登山口相距不遠。長腳隊今天的行程將由修築為木棧步道的荖寮坑古道入口出發,回程則經由十分古道傳統山徑的登山口返回停車處。







長腳隊伍由煤炭所堆疊的意象造型的荖寮坑古道入口處循序進入林間,沿著東勢溪畔的碎石步道緩緩而行,沿線昆蟲植物的解說牌導覽著古道森林的生態,行於蓊鬱的林間、自在享受眼前的翠綠。隊伍行經步道旁一棵板根喬木的猴歡喜樹之後,步道開始轉為木棧步道,這幾天下過雨,山區相當潮濕,木棧步道非常的滑,行進間要小心。





隊伍續行木棧步道,順著溪谷緩緩向上而行,步道走起來輕鬆舒適。荖寮坑的氣候溫暖潮濕,動植物生態豐富多樣,這樣的行程很適合假日的親子郊山輕旅行。連續一段木棧階梯後來到步道的T岔路口,步道在此左右分道,往右續行是荖寮坑煤礦的鍋爐間、辦公室、排煙道的遺址,往左續行是荖寮坑聚落遺址,木棧道盡頭則銜接十分古道。





位於東勢溪源頭處的荖寮坑原名腦寮坑,原是遍佈樟樹的原始森林,為凱達格蘭族的屬地,原住民曾在這裡伐樟、築寮、煉樟腦。清同治年間在荖寮坑發現煤礦而設煤礦場,南洋艦隊及造船廠的成立,煤炭需求愈顯迫切,初期以人工自然開採的露天方式採煤,而後才以鍋爐蒸汽帶動機械動力的方式進行直井採礦。




由於平溪線鐵路的開通,煤礦的開採轉移至平溪線,荖寮坑的煤礦業逐漸沒落,當時因採礦所修築的石砌屋舍隨著時空轉換漸蕭條頹圮,最後淹沒於荒煙漫草之間。近年來,荖寮坑古道透過基隆市文化局重整為礦業生態園區,鋪設了碎石步道及木棧步道,吸引不少遊客來到荖寮坑展開懷舊之旅,體驗先人篳路藍縷的開墾過程。







隊伍先往右行,鍋爐間、辦公室、排煙道的礦場遺址參觀路線環繞一圈,林木森森之間屋舍已呈斷垣殘壁,角落盤根錯節,牆垣覆滿青苔,滄桑味十分濃郁。在寧謐的林間,不妨發揮想像讓時光倒轉,懷想當年採礦榮景時光,發一發思古之幽情。在懷舊一番之後,由礦場遺址折返T岔路口,繼續循木棧道的規劃路線往十分古道方面推進。











再次由T岔路口設置的導覽地圖前通過,往十分古道方向續行不遠即見步道旁的聚落遺址,再順木棧階梯往上往前,則是一處較完整的三合院遺址,豐富多樣的植物生態在交錯堆疊的砌石窗臺與牆垣縫隙間努力展現堅韌的生命力,頹圮古樸的陳舊石頭堆裡,這一片古老的記憶已被蕨類植物給染綠了,成了步道途中的風景,相當雅緻。








刻意放慢步伐享受著荖寮坑古道的幽雅風情,盡情徜徉於森林間的懷舊氛圍。來到木棧道盡頭,荖寮坑古道與橫向的十分古道會合,左轉續行下山,會回到登山口的涼亭區,輕鬆走的安排可以由此下山結束荖寮坑古道行程。不過,長腳隊接下來則是右轉續行十分古道,以古道與五分山步道交會點的嶺頭福德宮作為今日行程的目的地。





淡蘭古道暖暖支線又稱十分古道或暖東舊道,自暖暖東行,越五分山鞍部,抵平溪十分寮,向來是登山健行的熱門路線。因部分路段路況年久失修,易生危險而由交旅處撥款整修,為了避免人工的設施破壞原有古道景觀,採行生態工法施作,盡量維持原有的地景樣貌,土石崩塌鬆動、野溪踏石不穩皆已獲改善,陡坡處也繫繩以利攀扶。




由荖寮坑古道轉入十分古道,步道岔路口設置導覽解說牌與哩程樁,由岔路到五分山嶺頭相距約800公尺,但標高拉了將近230公尺的高度,可以想見這一段古道將會是體能的考驗。這時隊友早已往前奮鬥不見蹤影,僅有小阿威和威爸在我的鏡頭下留下了努力的身影,而後面幾位押隊的前輩仍在遠遠的鏡頭之外,此時該是我加快腳步趕上隊伍了…。




過去荖寮坑煤礦場多半是由平溪、十分寮的居民經由十分古道越嶺往返兩地工作,因而在古道沿途仍餘有先民當年的拓墾遺跡,古道深具歷史與文化意義,沿線的自然生態與植物景觀非常豐富,在一步步踩階往上爬升的吐納之間,可以環顧四周蓊鬱蔥蔥的原始綠林,享受林間蟲鳴鳥叫的樂章,欣賞花草樹木的美麗曼妙…。




朝著連續的陡坡一路挺進,古道維持著原始古樸的自然景觀,登山的律動過程中相當的舒服。杜鵑颱風剛過境台灣,不過古道路況維護良好,石階行進間亦安全無虞,早期古道中的一小段土石鬆軟處已以木板擋土的生態工法施作,受颱強襲後仍無礙古道的通行。古道坡陡直上,沿途少有轉折緩坡處,因此在越嶺途中,累了就維持在石階陡坡上歇腳緩息。





古道哩程樁的數字隨著隊伍一步步往上爬行而改變,不斷努力的往前推進著。步道中途一座小巧樸拙的石棚土地公廟,反映著先民即便為了生計必須不辭勞苦的翻山越嶺於山林小徑間,仍虔誠仰賴著信仰的力量,冀由土地公神明來照看往返古道的過客。跟著長腳隊活動的這幾年間,山林步道屢屢遇見土地公廟,的確感受到內心的一份安定。







經過石棚土地公廟,古道行程大致過了三分之二,但後面接下來的山路愈來愈陡峻,步道上傳來的喘息聲似乎也愈來愈急,每個人在埋頭努力間,不知是否記得抬起頭來仰望眼前的翠綠森林與藍天白雲?古道距五分山步道最後的100公尺左右是一段陡峭的山徑,一旁架設了繩索協助攀爬,最後一段陡坡仰攻,隊友們使勁的往上爬,終於登上五分山鞍部。




上嶺後與橫向的五分山登山步道會合,往左續行五分山登山步道可抵達五分山氣象站;往右轉,幾公尺外便是歷史悠久的嶺頭福德宮,再往下續行,便是2014年11月9日長腳登山隊的五分山登山步道行腳所起登的平溪區新寮里的新平溪煤礦博物館的方向。此番嶺頭福德宮算是舊地重遊,不過先將腳步移往廟後方的小山頭 - 頂子寮山。



由土地公廟旁的碑文紀事所陳,原來嶺頭福德宮是先民在開墾十分寮時第一座用石頭砌的古廟,依據開墾史推算,土地公廟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早期無火車之時, 五分山登山步道是十分寮地區對外的主要道路,廟宇位置是十分與暖暖之間的中界點。信眾感念土地公的庇佑,遂募資建造廟亭保護原廟以免風化,並供登山朋友歇困乘涼…。






一行人陸續登嶺來到嶺頭福德宮停腳暫歇,陡坡的奮鬥耗費了不少體力,稍歇後僅少數隊友往土地公廟後方的頂子寮山觸摸三角點。頂子寮山,H550m,有一顆無列名的基石,山頭離福德宮很近,近得令人稍不留意就錯過了基點。拍照記錄嶺頭上的頂子寮山及古樸小巧的土地公廟後,長腳隊今天的目的地已達,可以背起行囊準備下山了。







一行人由五分山中界點的嶺頭福德宮返回步道與古道的交會口,準備循著古道原路下山,剛剛陡坡一路奮力爬上了嶺頭,現在得戰戰兢兢的踩著陡階一步一步下山。循著優美的山徑緩緩而下,古道回程的路上氣氛顯然輕鬆許多,耳邊不時傳來歡樂笑聲!行程尾聲,再次經過荖寮坑古道岔路口,回程的我們續直行山林小徑回到山下的東勢坑產業道路上。






踏著溪石、跨過野溪,沿著溪畔的平緩山徑走到古道的終點,再次看見東勢坑產業道路終點的茄苳樹與茄苳媽宮,長腳隊伍今天遊走在荖寮坑聚落砌石斷垣的歷史遺跡裡,沐浴於淡蘭古道暖暖支線(十分古道)生態豐富林相原始的自然步道間,享受森林浴的懷舊行腳,荖寮坑古道與十分古道連走,外加奉送一座頂子寮山,再次演出了一場完美豐收的行腳…。





更多的精采相片在部落格中完整呈現,歡迎光臨
長腳登山隊的快樂行腳之
荖寮坑古道.十分古道.頂子寮山連走 20151004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