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路

  • 施炳丞
  • 5,744 次點閱
  • 1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告訴我 如果你在山中迷路了怎麼辦? 」


何燾教練在登山口前提問 
學員應答零散稀疏


「迷路了 就再走回去啊」

「不要動麼 抱大樹」

「教練 是他的話 只能等死了啦」


學員們半開玩笑相互揶揄
畢竟 真的要迷路怎麼可能那麼容易


「那 多久可以判定你自己迷路了」


教練不等我們應答 接連追問


「這邊說一個小時」

「三個小時嗎」

「半天?還有其他答案嗎?」
大家相視而笑 又是個無解


「那你的答案呢 ? 哈比」
半响 我眼神正愣
直盯著教練骨碌的眼
我不知道 
說真的 我不知道 
或是說 
教練 我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道路
從小 我們聽從上一輩為我們指出的路線往前
這條路寬廣平靜 偶爾險峻顛坡
但我們遵照指示從不經離叛道
一路也算順遂 不風無雨卻也漫無目的
就像越過了一個山頭下了鞍部又一個山頭
一個接一個 然後又是一個接一個


教練 如果說 這樣在步道上的攀登是我們該走的路
那麼教練
基本上來說 
我不會迷路

既然我不會迷路又怎麼會有迷路這樣問題


「地圖判位能在你最小的資源下 了解自身處境」


「你可以不用GPS 單獨使用指北針以及地圖方位角結合前後方交會法」


「讓自身更準確的出現地圖上」


教練洪亮的聲線劃破我的窘況
一般登山者分兩種 一種全身充滿野氣及豪邁 吃肉喝酒放蕩又不羈
一種奉守圭臬 準時就寢 準時出發分秒必爭 連登頂拍照都分毫不差
但最近我看到了第三種 


「待援有333原則 失溫3小時 沒水3天 沒有食物3週
多數的迷航者最終不幸罹難 除了失溫最主要 多數也跟心裡有關 

所以抱大樹具有安心的作用 這點沒說錯
了解所在位置也有助於心靈穩定 」


我想有時候教練之所以是教練磁性的嗓門 也讓人有穩定的感覺

「可是教練有時候嚮導會亂帶路啊」


一個學員舉手發問
然後竊笑的推了推他身邊的學長
學長面容尷尬 

「所以啦 你們自己學會了判圖的能力 
不就不會跟著一起走錯了
我都可能判斷錯誤 所以不一定要聽信專家 
懷疑有時候是好事」


教練試圖為學長緩頰 

我想起一次岔路的經驗
那時我經驗不足 依照嚮導指示右切找路 最終迷路
會後檢討我們沒有指責誤判
但在心裡狠狠打了自己一掌 如果我會多一點地圖
就能更避免風險 依靠別人有時候不那麼踏實
而也這也正是此時我上課的原因之一


幸運的
起登後沒多久我們在一個展望良好小山頭 判位成功  
全員士氣大振
從地圖估判 目前腳程 在距離前方不遠有個下切
並接連三個顛坡
我們會在11:20左右在涼亭展望台 


十一點半 我們在涼亭展望台 
跟預估一樣



十二點持續往北縱走
一路教練不斷要求 山頭判位以及各走路線對應

「想像你在中級山 要記住這樣感覺 如果你覺得你走在對的道路
有這份信心 加上不斷確認 要迷路其實很難」


爬山有兩種人 一種放蕩不羈 一種奉守圭臬
但最近我看到第三種
第三種 是種狂野過後的沈穩 
這種很容易被我誤判為二種
第二種是我打從心裡瞧不起  
我認為第二者都是死守規則下的懦弱
但也許我錯 第二種可能都是第三種
而就是那樣見過生死離別才懂得性命安全是冒險唯一依歸

第三種的登山者 就像是大樹

下午四點 我們抵達靈山登山口 隨縱走尾聲 課程也結束
我趨前道謝 這一段路我獲益良多

「可是教練 雖然這些技能我學會了 但有時候我不知道我會不會用到?」

我以為他會跟我說 沒關係 之後你就會明瞭這般的口吻
或是像推銷般強調這種技能很吃香
但他支語不提 陷入思考

「哈比 我也不知道 我教這些對你有沒有用?
也許你喜歡遠征 或是朝你想走的山峰走去」

教練搔了搔頭 感覺這樣問題超出他專業許多

「但有一天 你會想回來吧」

「這些技能會幫助你 在你想回來時找到回來的路」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