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第191章[新竹縣尖石鄉] 李崠山古堡

  • william.luo
  • 8,169 次點閱
  • 5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旅行日期:17.08.20   閱讀時間:7min  

關鍵字:宇老、李崠山、Tapung古堡、李崠山事件、李棟山莊

仲夏時節,持續長達兩星期的酷暑令人不耐,或許遠離城市,登高望遠是個不錯的選擇,從地圖上瀏覽北部山區,我突然想起去年春節期間駐足的宇老,那是一片建築在綠竹與紅葉林裡的聚落,沁涼的微風,曾經在傍晚昏黃的街道迴旋。

由內灣沿著竹60產業道路上行,途經錦屏、那羅等等部落,道路蜿蜒又狹窄,一路上遭遇數支休旅車隊,車隊往來頻繁,有時兩車相會,費了一番折騰,抵達宇老時,觀景亭前早已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面對擁抱著大漢溪上游的群山,「以娜的店」是一間泰雅風味餐廳,也許是見到父親和我手持相機的緣故,老闆親切地招待我們坐到窗前,落地窗外,涼冷山風有時輕拂臉龐,溪谷底下迂迴道路曾經走過,至於屏風般雄踞的山岳,還有稜脈間零星散佈的部落,仍然一如山嵐,深邃且神祕。

1.

既然為了避暑,就應該登上高處,海拔1914公尺的李崠山雖然高聳,但是從登山口往返山頂的時間不長,加上對頂上的古堡嚮往已久,李崠山自然成為不二選擇;循馬美道路行駛,宛若金字塔般宏偉的山形,不時在樹林縫隙中浮現身影。

泰雅族稱李崠山為「Tapung」,意思是「蕨類」,山巔又稱為「Rubi」,指草地或苔癬類,被視為植被豐富、人跡罕至的地方,是大漢溪中游、上游和油羅溪流域的分水嶺,也是泰雅族「內灣馬里闊丸」、「卡澳灣」、「後山馬里闊丸」以及「基那吉」等等分支的界線。

山林中殘存的隘勇設施,見證日軍和泰雅勢力的消長。日據明治36年(1903)臺灣總督府確立「北蕃施威,南蕃施撫」政策,4月4日起,有關原住民事務劃歸警察本署及各廳警務課主管,隘勇線納入警察本署管理;明治40年(1907)4月制訂「蕃地警察職務規程」,明確規定隘勇線應設隘勇監督所、隘勇監督分遣所、隘寮,並依層級員額配置警部、警部補、巡查、巡查補及隘勇等警備員。

明治42年(1909)7月25日,日軍兵分二路,一路推進內灣與上坪兩處隘勇線,由尖石方面到內橫屏山,並通過向天湖山到上坪溪,另一路桃園廳則從8月13日推進隘勇線,最後佔領油羅山高地,切斷尖石前後山部落之間的聯繫,明治43年(1910)加那排各部落向日軍投降。

2.

在此同時,新竹廳境內長度約60公里的鐵條網原本由桃園廳咸菜棚(今新竹縣關西鎮)供電,但因距離太遠,經常漏電而不穩定,所以新竹廳從理蕃費撥出三千餘日圓,明治42年(1909)在內灣興建水力發電所,隔年2月開始送電。

明治43年(1910)10月27日卡奧灣群投降,從此日軍掌握李崠山西北和東北的通道,隔年新竹廳警察隊兵分兩路攻佔李崠山最高點,構築李崠山、太田山兩座砲台,建立李崠山、那羅山隘勇線,封鎖前後山原住民往來聯繫。

大正元年(1912)8月28日,玉峰社頭目Batu Hebu為首的泰雅族人,趁颱風來襲過後,日警交通通信中斷、內灣發電所受損停擺之際, 9月中旬發動全面反撲,攻陷太田山砲台、馬石分遣所等等,史稱「太田山事件」,事件爆發不久,新竹廳動員警察部隊奪回陣地,並且向馬里闊丸群部落發動攻擊,直到12月17日停戰,逐漸控制馬美、烏來一線重要戰略位置。

3.

大正2年(1913)6月20日,討伐警察隊司令部在李崠山成立,對基那吉群展開進攻,總督佐久間佐馬太甚至坐鎮李崠山指揮作戰,15日會師於秀巒,8月2日攻陷泰崗社;從此以後,中央山脈以西的泰雅族部落全落入日本掌握,基於永久防備考量,佐久間以李崠山監督所為試驗點,採用鐵線混凝土、紅磚強化設施,成為「TAPUNG古堡」的由來。

「TAPUNG古堡」俗稱「李崠山古堡」,兼作砲台及指揮所,平面呈四邊形,長邊約28公尺,短邊約22公尺,東西兩側各設稜堡以利防禦,由於後來「蕃情穩定」,加上遠離主要道路,大正13年(1924)5月10日被降為分遣所,昭和2年(1927)2月6日,轉型的駐在所也遭到裁撤,古堡於民國92年(2003)被列為縣定古蹟。

4.

登山步道來回一趟大約90分鐘,有賴李崠山古堡的名氣,拜訪名勝的山友不在少數,整體而言路徑明顯,不過途中有時遭遇倒木,一路數來至少13根,其中一處樹枝騰空交織,有如舞者曼妙舞姿,其餘彷彿筆桿橫臥,有些光滑潔淨,有些附生濕潤青苔。

路過「山胡椒」解說牌,由李棟山莊出發的舊道和新步道交會,相對於舊道,新步道平坦寬敞,不過路程較長,為了節省時間,父親和我依然選擇探入樹林,在蕨類蔓生的石堆之間挺進,接近山頂路段,有時需要借助麻繩攀岩,很適合當作挑戰百岳前的練習,繞經一棵大樹底下,突然見到陽光灑落,依照許多日據時期旅者的口吻,我想,我也會稱這裡「見晴」。

李崠山位於新竹縣和桃園市交界,海拔1914公尺,如果平地攝氏37度,山頂大約只有26度而已,至於眼前的古堡,基本上除了外牆,建築物都已經傾頹殆盡,古堡內立有一等三角點基石一座、保護區界碑,以及中華電信基地台,擔心草叢中埋藏毒蛇,我走到稜堡門口便停下腳步,昔日監看情勢的槍口,藤蔓盤繞的圍牆上清晰可辨。

5.

坐落登山口前的李棟山莊海拔約1500公尺,莊主朱萬鶴今年5月17日與山友們慶祝生日,高齡91歲的他在二戰後跟隨國軍來臺,曾經參與興建中橫,開路時被炸傷一隻眼睛而退伍,民國69年(1980)投入尖石鄉產業道路工程,到李崠山下自建山莊,「住的高,詩境高,志氣高」,自詡為「三高老人」。

長達30多年歲月,莊主接待超過30萬人次的山友,11年前因為年邁封莊不再提供住宿,雖然如此,見到往來李崠山的遊人,仍然盛情邀約泡茶聊天,他說,山中以往常常能看見帝雉,現在卻越來越少了,他也感慨當今社會上的紛亂,暮色漸沉,屋前百合綻放,菜圃前傳來他拄拐杖,敲擊地面迸出的清脆聲響,鐘擺似的節奏。

李泰昌等(2004)。《台灣的古蹟--北台灣》。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林一宏、王惠君(2007)。《從隘勇線到駐在所——日治時期李崠山地區理蕃設施之變遷》。中研院台史所,臺灣史研究2007年

延伸閱讀:新竹縣周遭景點

1. 第162章[新竹縣北埔鄉] 參山) 秀巒山百年風雲

2. 第160章[新竹縣寶山鄉] 入寶山,怎能空手而歸?

3. 第090章[新竹縣尖石鄉] 斯卡也達,走過山下別忘了上山來!

4. 第075章[新竹縣芎林鄉] 花樹下

5. 第036章[新竹縣北埔鄉] 參山) 古厝 老樹 冷泉涼 小鎮情意濃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