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郊山之王 | 劍龍稜 | 行前準備 | 獨攀 |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此文提供第一次去劍龍稜的山友做行前準備參考,以及因為各種原因而決定獨攀劍龍稜的山友提供行前訓練參考

⚠️劍龍稜路線最新路況:繩索大部分都已拆除,僅剩最後過555峰後才有繩子輔助,出發前務必要鍛鍊好自己的攀岩能力

862220ad2cc3594c03c4ebf4373210d2.jpg

相信「劍龍稜」這個名字,山友們一定都不陌生吧!因稜線上那形狀酷似劍龍的龍背而得名,在幾年前突然在山友間大受歡迎的郊山之王 - 劍龍稜

5aa4e910b2280646bf5b5735c2132a87.jpg

而這條路線會變得那麼出名不僅僅只是因為稜線上的百萬美景和驚險刺激的攀岩路線,還有因為行前準備不足而導致頻繁傳出的山難事件......那,在去劍龍稜之前究竟該做甚麼樣的準備呢?

就讓獨攀二刷劍龍稜的我來分享我的準備經歷吧!(一刷的時候有在半路與一樣獨攀的山友同行,文中照片皆由那次的同行山友拍攝)

fc5265b18cef891def0478e299988f97.jpg

先簡單介紹一下劍龍稜~

劍龍稜因稜線上的形狀酷似劍龍的龍背而得名,劍龍稜路線全程一般是安排從南雅南新宮啟登,於茶壺山結束的行程,沿途會經過南子吝山、劍龍稜起攀平台、劍龍稜、381峰、鋸齒稜、555峰,在381、555兩處設有撤退點,但撤退路線因鮮少有人走而雜草叢生,加上高度問題造成撤退路線也十分陡峭,所以不建議將381、555設為終點撤退。從南新宮到劍龍稜起攀平台這段都在樹林中,而那也是全程唯一一段有林蔭的地方,上到起攀平台後,稜線上毫無遮蔭,十分的曝曬,因此不建議在酷暑前往,8月底至11月初是攀登劍龍稜最好的時候,如果堅持要安排在夏天前往的話,個人建議一個人要背到7公升以上的水量,但夏天去有個好處,就是會出!大!景!是美到你哭的那種大景,而這也是讓劍龍稜出名的其中一個原因,其餘的則是:刺激感拉滿的攀岩、裸露感十足的稜線、源源不絕的山難事件。而許多山難事件大多是因為山友在出發前功課做的不足、經驗不夠而導致,所以無論你是獨攀,或者是跟家人朋友一起,都一定要做好事前的準備工作和訓練。

58fddc128b2177d1c5ff0c64889c6c40.jpg

行前訓練~

跟我一樣住在北部山友可以選擇「北部三大岩場」、「瑞芳燦光寮山」這些地方作為攀岩技巧訓練、鍛鍊臂力,還有測試看看自己會不會懼高,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再加個「縱走訓練」提升自身的體力,陽明山系列縱走或者是台北大縱走都是不錯的選擇喔!

eb45d26b9e06618441ea1b6b5c9f7d76.jpg

行前準備~

在出發前夕,都應該要先到網路上搜尋大量跟路線相關的文章或者是影片,藉此來熟悉路線,出發前對即將要前往的路線有一定的熟悉度是十分重要的,像我在第一次出發前,光是同一部影片就看了5、6次~

在所有準備都做好了之後,接下來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好天氣」了,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氣候」也是決定你登山安全性高不高的一大要素,所以一定要挑在風和日麗的時候上山,千萬不要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因為一旦不幸發生事故,不但會給自己帶來傷害,也會給搜救隊帶來麻煩~

ce82bccf484c2f63fc9db8526beb87a7.jpg

我是從小就開始跟著媽媽一起爬山,因此不論是在體力或者是攀岩方面都擁有一定的基礎,但即使如此,在計畫像這種富含危險性的山岳,我仍然會在行前像登山新手一樣從零開始做準備,為的就是將自己獨攀時的風險降到最低,畢竟我也不想給我們國家的搜救隊製造麻煩。

最後希望各位山友們都能夠擁有「把自己保護好」的安全意識,做足了準備和功課再出發,一起以感恩的心進入山林~🏔️

以上行前準備提供給第一次想去劍龍稜的山友做參考,祝大家都能快樂上山平安下山🏔️

標準全程GPS: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1093854

捷徑版GPS: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1153045


我是Alice 我們下一座山上見~🏔️❣️

IG:alicexhiker

e8c167edbf501b37a9b8d54f26f32abf.jpg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