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百科】野外急救執行時的考量重點

接觸學習一門技術或知識,很重要的,便是先去了解它想傳達的目的以及得到的成效。在了解了都市急救與野外急救的差別之後,我們可以開始再深入一些,了解野外急救在執行上需考量的重點。

不論是都市急救或是野外急救,首重的都是所謂生命徵象的維持,再來就是沒有生命危險、或是不需要到醫療院所去治療的外傷處置。而對於急性內科疾病或是慢性疾病,急救偏重的是在就診前的評估及維持舒適,試著使其相對平穩安全的抵達醫院。

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到過,野外會因距離遙遠、人物力不足、環境惡劣,造成進醫療院所治療前所耗費的時間變長,所以除了最急切的生命徵象維持外,在處置上,比都市急救更需要注重的問題點會是:

  • 搶救生命徵象卻無法回復時的停損點抉擇。
  • 不處理就會短時間內危及患者生命的傷病。
  • 長時間搬運及移動時對患者傷處的影響。
  • 長時間的髒污引發的感染。

以上四項,在都市裡,從現場的119救護車接手後送到醫院急診室,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由具有權威的醫師急救後宣佈停止急救時間、給予高階的醫藥及儀器治療搶救、以及使用專業的固定搬運器材、和更徹底的清創消毒傷口。但是在野外,我們很少能取得這樣的資源,除非你是帶著一台救護車、或是一間急診室到山上,但這是不太可能的,少數有伴隨整組醫療團隊跟裝備,才有可能。


我們可能會對必須要給予藥物及電擊去顫才有可能存活的患者只能進行CPR或人工呼吸這樣的基本救命術,結果讓自己精疲力盡並且置身於高風險環境;我們可能因為沒有讓患者保暖或是沒有終止他的過敏反應,導致短時間進入生命危急狀況;我們可能因為在搬運的途中不斷地晃動及壓迫,導致受傷的肢體二度的傷害;我們可能因為沒有將傷口清乾淨,造成嚴重的感染引發其他的病變。

所以,我們必須將急診室裡施行的一些方式,試著在野外現場執行,甚至運用現有的資源做的比救護車送到急診室前更徹底,這樣才有可能減少上面四個問題的產生。

在野外急救時,我們對於嚴重性判斷的重點會是:

  • 環境是否允許我們這麼做
  • 現場人力與其他成員受過的訓練是否能夠支援負責處置的人員
  • 傷病的情況是否會導向有生命危險甚至現有資源無法遏止惡化及逆轉
  • 患者的狀況是不是我們的能力能夠處理的
  • 有沒有求救後援能到來
  • 預估救援抵達及撤出現場到可治療的醫療院所的時間長短

當這幾個重點被考量後,你就必須決定當下是要停留處置還是脫離風險環境、繼續觀察還是後送、一般後送還是快速後送、自行後送還是尋求外援。

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執行人員的冷靜。因為我們不像醫療救護人員一樣日日夜夜接觸創傷疾病等畫面,往往在遇到狀況時手足無措,造成所有人一起慌亂。因此在野外急救的訓練中,會很常進行擬真的實境演練,讓學習者學會冷靜,不斷地去進行上述需要考量的問題點判斷,才有可能順利的執行急救技術。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