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手」護地球 自「作」步道 林務局推廣「手作步道」 自己的步道自己做

在422地球日前夕,林務局為了推廣手作步道的概念與價值,所屬羅東林區管理處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今(21)日共同舉辦「太平山手作步道工作假期」,林務局林華慶局長特別與24位步道志工,以雙手及非動力工具,並且就地取材,共同修復鳩之澤舊吊橋及流籠頭遺址的支線步道路段,林華慶也宣示未來林務局所主管的步道,除了基於安全考量而必須仍以工程發包方式整建的路段外,其餘都將盡可能導入手作與委請周邊社區維護的模式,以降低步道整建對生態環境的衝擊,也兼能促進山林聚落的經濟。

林務局林華慶局長與手作步道志工教師合照(圖/林務局)


友善環境、守護傳統智慧之手作步道

林務局表示,步道是人們親近自然的重要途徑,步道本身的生態、歷史人文、景觀美質更是其重要資產。但以往步道的開闢與整建,常因為工法忽略區域環境特性,往往導致過度水泥化,輕則破壞景觀,重則引發生態破壞與水土沖刷,甚至導致災害;人們親近大自然的初衷,卻反破壞了生態環境。因過多的水泥工法設施,也使得步道喪失連結自然與過去的時空價值,成為一條死寂而沒有歷史感的步道。

林務局說,手作步道是近年國際間興起的綠色運動,源自美國國家步道阿帕拉契山徑步道志工的經驗,其精神是先瞭解在地生態、先民文化及傳統工法智慧,順應步道所在地的氣候、地質、原生生態特性,找出與環境和諧共存的路線與工法,採人力方式,運用現地材料及非動力工具輔助,減少機具使用與外來材料搬運,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干擾最小,以及減少地球自然資源取用與鋪面硬體造成棲地切割效應的原則下修建步道,非常適合臺灣山區的人文與自然環境。林務局從2007年導入「手作步道工作假期」以來,累計已辦理87場次,共有超過2千3百位民眾參與。

林華慶局長說明手作步道的過程(圖/林務局)

在徐銘謙老師的指導下,林華慶局長親自動手作步道(圖/林務局)


步道維護適地適材 公私部門齊合作

林華慶局長說,林務局管理的步道及古道多達154條、總長共709公里,未來除了有安全疑慮,如天然災害造成嚴重的邊坡崩塌、路基流失、橋樑損壞,或是有立即搶通需要者,須以發包工程方式整修外;其餘將視環境現況及使用對象,逐步導入手作步道維護模式,並且結合民間團體、企業及周邊社區共同維護步道,藉由公私協力,擴大公眾對步道的關懷、認同與參與,達到「互助責任、共同利益」的新社群價值。

林華慶強調,從今年起,林務局每年至少會有10條步道採手作方式整建,也會至少有40條步道是由社區與民間團體以手作方式共同維護;而即使是以工程發包的步道整建,也會注意與環境的相容性,並選用符合當地地質與景觀的材料。

林務局指出,依據國外研究,手作步道具有維護生物多樣性、減緩暖化、減少財政支出、保存歷史人文景觀、降低步道安全風險、創造新經濟、及有效減少健保與公衛支出成本等優點,非常適合台灣的近郊步道與山區古道修建;整建完成後的步道若交由周邊社區維護,除了有助山村聚落的居民生計,還能將先人開闢步道的智慧,藉由社區耆老帶領而傳承。林務局呼籲政府各機關都能將手作步道的理念與原則,導入步道的整建與維護。

手作步道需要同心協力才能完成自然的懷古小徑(圖/林務局)


歡迎公民參與「手作步道」共同守護環境

林務局今年已於嘉明湖國家步道、澀水水上平台步道、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與佐倉步道等完成6場次手作步道工作假期, 5月20日還有第2梯次的太平山鳩之澤步道工作假期,下半年也還將舉辦松羅湖山徑、南澳古道特富野古道、觸口自然教育中心園區步道、大武古道、米棧古道等地點的工作假期活動,民眾可上林務局網站之最新消息瞭解詳情(http://www.forest.gov.tw/)。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