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金字碑古道上不厭亭

雙旌遙向淡蘭來,此日登臨眼界開。大小雞籠明積雪,高低雉堞挾奔雷。穿雲十里連稠隴,夾道千章蔭古槐。海山鯨鯢今息浪,勤修武備拔良才。

淡蘭橋下的大粗坑溪水聲隆隆,金字碑古道 入口的幾株山櫻花還沾著水珠,老樹下的天煌亭空無一人。

古道上的紫色台灣馬蘭滿是昨夜的水珠,昨夜是下雨了,不僅是沿路的花草都是水,古道上也是溼漉漉的。

古道上新建的小鐵橋,取代了昔日的簡易木板橋,兩旁的雜草似乎也砍除過。

古道沿著山坳山澗而上水氣濕重,沿途多出現大小蕨類,步道上更是覆滿青苔,冷清草、筆筒樹及姑婆葉是古道上的常客。

古道上的休息平台,有些破舊不堪,一旁的鐘萼木花期已過。

倒是沿途花期錯亂的油桐花讓人意外。

「淡蘭古道」擁有百餘年歷史,路途橫跨台北、新北、基隆、宜蘭。目前淡蘭古道僅存三貂嶺 金字碑古道 、草嶺古道 及隆嶺古道 3段。

古道上出現石砌牆的遺跡,周圍及舊牆上盡被山棕所盤據。

沿途大量的紫色台灣馬蘭處處讓人驚奇。

同治六年(1867)冬,台灣鎮兵劉明燈,率兵北巡,由淡入蘭,有感於先民開疆拓土之艱辛,與山道雄偉磅礡之風景,乃沿途題下「金字碑」、「虎字碑」、「雄鎮蠻煙碑」供人瞻仰。

三貂嶺 古道(金字碑古道 )是淡蘭古道支線之一(包含有草嶺古道 、隆嶺古道 )從瑞芳侯硐國小起至三貂嶺 大崙102公路止約有5公里,自古即是侯硐、三貂嶺 、平溪、十分寮等地居民重要的出入要道。

「金字碑」此碑高約240公分,寬143公分,邊框飾以蓮花條紋,碑額並有雙龍托珠圖案,碑字與碑龕以金箔黏貼,故稱作「金字碑」或「金字牌」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隨著煤業的蕭條古道也漸漸歸於沉寂,近年來因旅遊才又漸漸為人所知,而「金字碑」則位於三貂嶺 古道內南面的石壁上,由於清朝台灣總兵劉明燈在石壁上題詩並嵌上金箔故叫「金字碑」。

古道幽幽竹影搖曳,經過金字碑石這段竹林道可說是古道上的菁華。

爬上鞍部登高望遠。六角涼亭「探幽亭」,亭前有一石碑「奉憲示禁碑」據資料立於清咸豐年間比金字碑更久遠,但內容字跡斑駁模糊無法辨識,僅約可看碑文開處『署台灣北路淡水…』及落款『咸豐元年五月…』等…。

碑旁有座旗桿遺跡,此旗桿應為劉明燈率兵北巡,部隊休息插旗所用,但無從可考。探幽亭對面有一古老的土地公廟,小廟內供有刻一圓形壽字的石匾,石匾刻有「千秋福澤承天厚、萬古德恩配地貞」,橫批「古貌昭赫濯」等字樣。

越嶺後石階古道往山谷間的牡丹聚落陡峭而下。

金字碑古道 在此被102公路截斷,在牌樓左前方的金字碑古道 可繼續往牡丹村定福聚落,出口在定福的慶雲宮但此段古道少有人走已荒草掩徑不良於行。(有山友告知:102公路23公里處下至定福慶雲宮有整理過,近日有山友走過)

106公路三貂嶺 山俯瞰牡丹溪谷、聚落,山谷風光一路拖灑至雙溪。前方就是三貂嶺 上的不厭亭 。

有關三貂嶺 有這樣的記載:「走過三貂嶺 ,就不通想某子」是描述三貂嶺 的險峻與無常。

三貂嶺 高聳入雲橫陳於雙溪與瑞芳交界,山頂終年常見雲霧盤繞山雨飄渺,山區間則遍長野花尤以台灣金毛杜鵑及台灣野牡丹最盛,時值季節則滿山嫣紅野鳥啼鳴飛蝶翩翩,登頂「不厭亭 」欣賞日出、日落及雲海變化之美景,景色堪稱絕美。

旅遊日期:106.01.01  天氣:晴天

旅遊路線圖:淡蘭橋08:50→金字碑09:30→探幽亭09:42→106公路09:50→不厭亭 10:15

原文出處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