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醫學】痔瘡

  • 王士豪
  • 14,220次點閱

編按:關於最近新聞「高山解便太用力21歲男大生痔瘡掉出」,王士豪醫師就醫務人員立場補充說明如下。


一名20歲的男大生,日前與登山隊攀登雪山途中,因痔瘡發作,隊員在369山莊打電話向台中市消防局求救,消防人員獲報前往救援,因為張男痛到無法行走,最後申請空勤直升機將他載到東勢,再由救護車送往衛福部豐原醫院就醫。此一救援任務共出動正、副駕駛、2名機工長及2名消防署搜救人員,飛行成本約15萬元。

消息見光,男大生被網友酸爆,「有痔瘡就別登山」、「把帳單寄給他」、「浪費國家資源」等…。這樣的說法,真的合理嗎?

事實上,人有旦夕禍福,不要說痔瘡出血感染確實可能有休克致命的危險,連腳底水泡破皮也可能導致全身感染。「什麼病該叫直升機」、「什麼病不該叫直升機」?以下針對痔瘡登山一事及其他登山不確定的風險,要用何種風險控管或補償機制來保護,提出幾點看法:

1. 痔瘡不是突發,而且甚至有高達20%到50%的民眾都有程度不一的痔瘡,而,許多極輕度的痔瘡,是沒有症狀的。

2. 痔瘡出血及痔瘡脫出才是突發的,有痔瘡的病人,不代表一定會發生痔瘡出血或痔瘡突出。

3. 有痔瘡的病人,在高山地區,由於大氣壓力降低,腸內氣體膨脹,導致腸內壓上升,更容易讓痔瘡脫出或出血。因此,有痔瘡的病人在出發前如果已經知道自己有痔瘡,請先前往醫院找平常治療您痔瘡的醫師評估。

4. 有痔瘡的病人,自上山前一個星期開始,就請多吃蔬菜、水果,充足飲水,讓排便正常,避免便秘。上山期間,也請多吃蔬菜水果及多攝取水分。

圖片來源:123rf

5. 已經找醫師評估,或是已經飲食調整避免便秘,並沒有辦法保證百分之一百在山上預防痔瘡脫出或出血。

6. 在山上,一旦痔瘡脫出或出血,如果是痔瘡的老病人,多半會知道怎麼自己處置,會知道自己抹潤滑油或是泡水自己推進去,但是,這其實是醫療行為。自己可以幫自己執行醫療行為,這沒問題,因為,成敗都自己擔。但是,他人或隊友就不適合幫忙推痔瘡。如果,自己推不進去,又合併痔瘡卡住、嚴重疼痛或是出血,這就已經到達需要緊急就醫的標準了。在平地,請儘速前往醫院就醫。在山上,則儘速下山或可以考慮打電話給119,由119為您安排地面搜救人員或直升機來協助您下撤。

7. 本新聞內,有搜救隊員到現場評估,之後搜救隊員認為啟動直升機救援對於病患是比較好的選擇,這就是我所謂的「現場的裁量」。

8. 有人建議,可以現場「用手機拍照傳給醫療人員」判斷,然而,現場裁量的責任不會消失,現場裁量的責任只會轉移。現場「用手機拍照傳給醫療人員」,只是把現場裁量的責任轉移到接收的醫療人員,以目前台灣的風氣,「結果好、救到人不太會獲得讚美(甚至也還是會被酸),但是結果不好、人死了責任全部算你的」也就是「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風氣下,我猜測,醫療人員應該會用最保守的方式來裁量,多半的案例,醫療人員也許也是會建議使用直昇機來後送。

9. 其實,不管現場有無搜救人員,不管有沒有遠距的醫療人員協助判斷,在山上,只要是現場無法處置的病況,就是儘速下山,自行走路下山、使用人力背負下山或使用直昇機運送下山,都是可以選擇的方式,以這個雪山痔瘡案例來看,我認為選擇使用直昇機運送下山是合情合理妥當的。

圖片來源:123rf


10. 「風險控管」不代表經過「控管」之後,就絕對沒有風險,事後檢討的目的,不是在否定現場的作為,而是在希望未來能做得更好。

11. 這個大學生有沒有責任?大體而言,應該沒有。他應該只是沒有料到台灣社會有些民眾在事件結束後對於當事人的嚴厲檢討(酸言酸語),我認為,目前台灣這樣的氛圍,不但非常不必要,而且也是很不友善的。

12. 任何救援都有風險,任何風險都要相關的風險評估及補償機制來管理及處置,直升機救援的風險,我認為,應該用商業保險來運營,會比較合乎社會大眾的期待,也可以在緊急傷病患發生時,照顧到需要使用救援資源的人。

結語:

這個案例會引起軒然大波的關鍵在於,在台灣,即使病況的確需要直升機救援,即使現場已經有經過專業人士的評估裁量。一旦病人使用了直升機,而這直升機費用是來自民眾的納稅錢,病人仍然有可能會被嚴厲檢討,有時候也可能會被網路上的酸言酸語霸凌。這個問題不在於病人,不在於直昇機,而是在這種不太必要的氛圍。

心存善念,口說好話,互相體諒當下的難處,彼此尊重現場的裁量。台灣未來會更好。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