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串珠步道、二沙灣砲台

基隆市沿海山區周圍古跑台相當多,有二沙灣跑台(海門天險 )、白米甕砲台 、大武崙砲台槓子寮砲台、社寮東砲台等,可見基隆港口附近在清末具有相當重要的軍事防禦地位。

六年前曾從中砂里豐稔街130之2號旁的「大沙灣健康登山步道」走往二沙灣砲台,再走串珠步道抵達十八羅漢山 下的「聖濟宮」出中船路。「雲龍山聖濟宮」供奉「齊天大聖」,為三沙灣地區宗教信仰中心。

今日想反方向走一趟行程。下午約2點來到壽山路終點聖濟宮,後山十八羅漢山 路已是雜草叢生,從車道旁尋找「串珠步道」的入口。

四面佛旁的空地上眺望基隆港 。天氣好視野也覺的美。

串珠步道入口眺望山谷對面樹叢中的「海門天險 」城牆。

圓石刻有紅色「串珠步道」的石碑,車道在施工滿是水泥。

枕木碎石步道往山谷下去,看起來路徑還算不錯,走入步道隨即進入樹林。

串珠步道是一條原始的森林步道,連接著二沙灣及十八羅漢山 、聖濟宮的山谷步道,串珠步道雖隱藏於山谷間,但步道平緩寬闊輕鬆易行。

串珠步道短小而迷你,輕鬆幽雅,可說是中船路一帶上來走往二沙灣砲台的祕徑。

一小段通過土牆的路徑,已拉起網繩。

約10分鐘走出串珠步道爬上二沙灣砲台「海門天險 」的城門前。

經過海門天險 城門走進左邊小路,路徑有些雜亂少整理。

接上從中正路上來的寬大石階道,看的出來任其荒廢少有整理,真是可惜了國家一級古蹟。

左邊有小路繞往海邊,由此小路上去邊看古蹟邊看海景。

水泥階梯步道爬過邊坡進入二沙灣砲台區。

步道在林下沿著海岸邊走,樹下置有休息以及古蹟解說牌。

機槍陣地設有一仿製小砲,俯瞰基隆港 視野極佳。

步道走往北砲台。

北砲台為二沙灣砲台的兩座砲台之一,火砲首線指向基隆港 ,控制當時港區出入口的船艦。

走往東砲台。

二沙灣東砲台陣地,有仿製大砲一尊。二沙灣北砲台,有仿製的小砲兩尊。「在清末時期,三足鼎立的二沙灣、頂石閣及仙洞三座砲台,構成了緊密的防禦火網,共同護衛著基隆港 的安危。

古墓三座一字排開字跡已模糊難辨,「光緒年間由大陸來台駐防的兵勇,常在客死異鄉後就地埋葬,並於墓前以刀劍鑿石立碑,文字內容多為某營某隊某哨,及其姓名、籍貫、卒年等」。

寬大的古石街兩側林蔭遮天,石階上滿是落葉,由此走下盤營區。

營盤區座落二沙灣高地,為當時軍隊駐紮之營區。目前兵房已毀,僅存外圍營牆。營牆採人字法疊砌,並以順丁交砌收頭,做法簡潔有力。盤營區內寬大的石砌石階,兩旁林蔭遮道。

二沙灣砲台為國定一級古蹟,1840年(道光2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軍意圖入侵台灣,台灣道姚瑩以雞籠港口寬深,乃根據地形,在境內正對港口之二沙灣山上,建造砲台,設大小砲墩八座,砲台城門上嵌有「海門天險 」石刻方匾,派兵駐守,翌年8月,英軍果然來犯,總兵達洪阿率兵擊沉英艦,俘虜多人,至1843年(道光23年),英軍屢犯屢敗,終不得逞。

盤營區一景。營盤區,城門上嵌有「海門天險 」石刻方匾。

後1884年(光緒10年),中法戰爭發生,法軍攻打雞籠,二沙灣砲台被毀,但城門、城牆仍甚完整。到了1895年,日人來台後不久,因整體戰略思考的變遷,二沙灣砲台便荒廢不用至今。

二沙灣砲台中正公園 壽山路大門入口,在入口立了很多大石,二沙灣碑林。「此路不通」這條山徑是「大沙灣健康登山步道」,出口在中砂里豐稔街130之2。

幾年前大沙灣健康步道沿途為新建之枕木步道,步道路況極佳且與白米甕砲台 隔海相望,步道沿途更具有古砲地遺址,距高臨下可俯瞰整個基隆港 。可惜今非昔比,山徑已掩入荒煙亂草。

旅遊日期:105.10.04  天氣:晴天

旅遊路線圖:聖濟宮14:10→串珠步道入口14:15→海門天險 城門14:25→北砲台14:37→東砲台14:45→古墓14:52→海門天險 城門14:56→出口15:05→聖濟宮15:30

原文出處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