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大霸尖山是尖錐山體還是堡壘式孤峰?

  • 崔祖錫
  • 10,492次點閱

編按:本文摘錄台灣山岳雜誌127期─「你所不知道的 尖山真面目


台灣三尖之大霸尖山,恐怕是台灣尖山中最有名氣的。因為其古堡狀聳立的特殊山容在台灣無出其右,享有「世紀奇峰」的美譽。但古人叫他「敖酒桶山」、「沖木天山」,似乎又與尖字有段差距。而且除了在中霸南鞍仰望有尖之勢外,大多不呈現「尖」山之樣貌,讓我們來試著分析大霸山體真正的型態到底如何。

山岳與山勢 

  • 大霸尖山海拔3492公尺,二等1540號三角點,台灣三尖之北尖,雪山山脈布秀蘭山北伸支稜上,以倒反的水平岩層侵蝕而成古堡狀的孤丘山型聞名。昭和2年八月由沼井鐵太郎等首登,戰後民國48年3月由邢天正等10人隊伍登頂。
  • 氣度指數:88
  • 最大落差:與西南雪山溪匯流口落差1300、東北塔克金北源谷底落差1200M、東南塔克金溪谷底落差1100M。
  • 最小落差:東鞍與東霸一峰鞍落差180M,西側小霸鞍落差150M,北與中霸鞍部落差160M,大霸霸體本身約130m。
  • 山勢獨立度:70
  • 總結尖銳指數:60

台灣三尖之大霸尖山,恐怕是台灣尖山中最有名氣的


360度審視

北北西面

這是大霸最常見的「宣傳照」標準山容,也是雪霸國家公園圖騰主角。主要因這裡可以看到大霸三角柱體中最壯觀的西北面與東北面,因為形象太完美,讓人有大霸是「四角柱體」的錯覺。如果更近到中大霸鞍部仰望,因角度關係,大霸呈現難得的「尖銳」樣貌,也常見於各種大霸形象圖中。

大霸尖山北北西面


東面(東霸連峰)

從東霸方向望過來,可以看到最壯觀的東北面和「較凹陷」的大霸南面,可以清楚望見大霸傳統登頂路線為何選在這兩面的交界。這面向看大霸呈現最壯觀的堡壘形象、蠟燭岩清楚可見、小霸尖山在此也非常挺拔尖銳,是大霸另一種完美的形象演繹。

大霸尖山東面


南南東面(品田山)

從品田山望向大霸,大致是大霸南面的山容,這面可以見到大霸其實並非尖銳的山頂,只是大霸群峰山體上最突出的堡壘,其實大部分從遠處看到大霸都類似這樣的形象,難怪古人從遙遠的桃竹苗平地看到相反的輪廓現時,以「敖酒桶」稱呼它。

大霸尖山南南東面


南面仰角(霸南山屋)

從霸南山屋或巴砂拉雲望向大霸,南面有凹陷、崖錐與樹林較高的樣貌讓大霸霸體氣勢盡失,是大霸最不為人知也最平庸的一面。

大霸尖山南面仰角


西南(雪山北峰)

這是從較遠處看大霸,少數有山頂呈現「尖銳」樣貌的一個面向,可見大霸山頂並非全然寬緩的圓坪頂,在西南-東北走向有較消瘦的脊線存在,才會在這樣的遠處看到較俏的山頂。

大霸尖山西南面


西面(小霸尖山)

西面望去,大霸像是崖錐上巨大的古堡,雖然頂上非尖銳樣貌,但層層的階狀山堡壘堆疊成巨大山塊,構造雖然複雜卻十分穩重厚實,予以人氣度大山的美好形象。

大霸尖山西面


西北面(伊澤山)

這個面只能看到大霸三角柱體的西北西面,蠟燭台清晰可見,這個方向大霸圓頂得造型與登頂大霸時感受到廣闊的山頂相互印證。

大霸尖山西北面


尖山山勢總結

因為大霸霸體相對較小,在一般兩萬分一以上的等高線圖根本很難分析霸體型態,好再利用360度與空中分析,可以之到大霸大體上一類似一個頂端呈圓弧的三角柱體,柱體的西北面、東北面都是完美的水平沉積岩層絕壁,兩面交界稜還延伸了一條「蠟燭台」板狀岩塔。南面則是略有凹陷、且森林和崖錐高度在東側霸體一半高度的位置即開始出現,也成為昔日大霸架設鐵踢與功頂最佳位置。總和來說,大霸遠望比較像一個「指突狀尖山」,近看則是氣勢磅薄的堡壘式孤峰,雖然稱不上典型尖山,但仍然因其絕無僅有的特殊山形榮登三尖之北尖。


尖山超體驗

攀登路線:目前大霸尖山絕頂禁止攀登,所以能夠抵達霸體底層崖錐處即表示完成大霸的百岳攀登。若以以往傳統鐵梯或是最容易上攀點來說,則是南面與西北面交界處崖錐最高點,只要突破一個OVER地形即可順利登頂。但對於大岩壁攀登好手來說,當然以西北面與東北面兩面一百多公尺的絕壁最具挑戰。


書籍相關資料


 書名:台灣山岳 8.9月號/2016 第127期

 作者:台灣山岳

 出版社:台灣山岳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28日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