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百科】大背包的選擇、調整與打包

  • 林政翰
  • 148,785次點閱

每一位登山者都缺少不了一個合適的大背包,而這個合適的大背包並不等於大背包的價格,而是一個適合自己背負的大背包,更因為大背包在你爬山途中,無時無刻都會在背後跟隨著你,登山時的愉快與否也與大背包密不可分,因此,知道如何挑選一個適合自己背負的背包是非常重要的。

 

大背包的選擇

選擇大背包時,最重要的是背包的尺寸,也就是選擇一個背部長度與腰圍大小都適合你的大背包。所以,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背部長度,這裡的背部長度指的是從髖骨(腰部兩側突出的骨頭)一直到肩膀為止的高度,大背包肩帶的起始點要比肩膀高度低個4~5指幅,這其實就是背包調整的第一個步驟。接著就要看腰圍是否適合你,檢查的方法是先將腰帶拉緊,鬆緊程度是在腹部不會疼痛之下儘量拉緊一些,拉緊之後的腰帶間距最好在4~5指幅左右,這樣腰帶的分力支撐重量的程度達到最大,而且不會有過分壓迫腹部的問題。能通過這兩個測試的大背包就是適合你的背包。

(圖/123rf)
 

大背包的調整

每個大背包的背負系統都會有七個需要調整與檢查的地方,以下則依照背包調整的順序,分別列出說明:

  • 背部長度:測量與調整如前文所述。
  • 腰帶連接帶:在調整腰帶之前,記得先將腰帶連接帶鬆開,這樣,腰帶在拉 緊的同時能將腰部作最完全、也最密合的包覆,將背包的重量分散到腰帶所包覆的每一寸地方。在腰帶拉緊之後,接著拉緊腰帶連接帶。
  • 腰帶:拉緊的程度如前文所述。
  • 肩帶:如果背包有調整到正確的背部長度,那麼肩帶的末端位置,會在腋下往下大約4~5指幅處。此時的肩帶應該從肩胛骨開始,往上完全服貼地經過肩膀,直至腋下往下大約4~5指幅處結束。
  • 肩帶連接帶:它的功能在於保持背包的正直,使背包的重心既不會往前壓在背部,也不會往後(外)拉扯背負者的重心,這樣才能將背包重量的百分之八十交給腰部承擔,達到背負系統的最高效率。
  • 肩帶軛:它的功能在於幫忙將剩下百分之二十的重量,最有效率地分配給肩帶。肩帶軛的理想位置是在鎖骨的正上方,也就是肩膀的中心位置。
  • 胸扣:胸扣很容易就被忽略,因為它看來可有可無,但是肩膀的舒適與否,卻與它密不可分。扣上胸扣之後,將帶子拉至服貼胸部為止,但切記不要緊到影響正常呼吸。理想的位置在胸部與喉嚨之間。


常見的錯誤

  • 背部長度太長:使得肩帶無法服貼背部。
  • 肩帶拉太緊:遠超過腋下4~5指幅處,這樣的錯誤幾乎都與背部長度太長有關。
  • 肩帶連接帶太緊:這樣的情形大多由前兩項而來,這樣會有種舒服的假象,但這樣的舒服常會造成肩膀的酸痛。
  • 腰帶連接帶太緊:連接帶如果先拉緊,接著拉緊的腰帶就無法完整包覆整個腰部,這樣所造成的空隙就是腰部酸痛的來源。
  • 腰帶太鬆:如此,肩膀的負擔就加重了許多,畢竟腰部要比肩膀強壯許多,應該把大部分的重量都讓腰部來承擔。

以上這些錯誤都會造成背負系統的效率減損,如果長期錯誤使用背包,不僅登山時會痛苦得咬牙切齒,還可能會造成永久的運動傷害;相對而言,正確調整的背負系統能發揮背負系統的最佳效率,將疲勞與酸痛程度減到最低。

 

背包的打包

背包的打包與背包的調整都會相當程度地影響著背負大背包時的舒適與效率。在打包之前,最好先塞入一個大的透明塑膠防水袋,這種防水袋會比一般的黑色大塑膠袋好,因為它比較耐拉扯、撕裂,而且是透明的,拿取東西時也比較容易,許多國外的登山學校都將它列為必要裝備。有了這個防水袋,其他的防水處理就都可以省略。以下則分區、分項說明背包打包的原則:

  • 下層(背包的最下面四分之一):將重量輕而體積大的物品,如睡袋、禦寒衣物、備用衣物等放在下層,如此可以將背包的重心往上提,背負時會遠比將最重的物品,如瓦斯罐、米等物品放在下層輕鬆許多。
  • 中層(背包的中間部分):這一層需要再細分為內層與外層。中層的高度大約是從背部的下三分之一處往上一直到肩膀的位置。中層的內層(靠近背部)放的是體積最小而重量最重的東西,因為與背部的距離最短,力矩最小,重物往外影響背負平衡的效應最小。中層的外層(遠離背部)則放其他物品,如鍋具、糧食等物品。有一些經驗老到的登山者,會將睡墊圍在最外層,這樣做的原因也是為了將物品盡量往背部靠,達到輕鬆背負的目的。有時他們也會把衣服塞在最外層,目的也在於此。
  • 上層:這一層的物品與背負的平衡無關,與行走時的便利性卻密切相關。放置在上層的物品通常都是行進時會需要拿取的物品,如行動糧、頭燈、雨衣褲、午餐、急救包、行動水等物品。

有一個簡單檢查打包是否正確的方法,就是把背包立在地上,背包如果會站,就代表打包正確;如果背包往前或是往後倒,就代表背包的重心錯誤,需要重新調整。

 

本文轉載於米亞桑戶外中心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