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護生態 百人重返老鷹岩

基隆鳥會昨舉辦「重返老鷹岩」活動,百位民眾前來就為一睹「老鷹想飛」紀錄片中的拍攝場景,影片中的「老鷹先生」沈振中,更拿著望遠鏡及紀錄冊示範平日監測老鷹的工作,並帶著眾人兵分兩路從海興步道及大武崙砲台登上老鷹岩,用實際走訪體驗觀測老鷹的一天,進而向民眾宣導愛護環境、保育生態的觀念。

基隆鳥會以「重返老鷹岩」為題,進行為期整日的觀鷹之旅,首先在幼鷹最愛盤旋的海洋廣場前聚集,許多從台北趕來的民眾興奮地參與,由於人數眾多、兵分兩路由海興步道及大武崙砲台2處登上情人湖老鷹岩。

「老鷹先生」沈振中昨領著百位看過「老鷹想飛」紀錄片的民眾,走訪基隆港、大武崙砲台、情人湖等片中曾出現的場景,更領著眾人登上「老鷹岩」作尊重土地宣示。(黃靖惠攝)


「老鷹想飛」紀錄片票房破千萬,影片中擁有23年觀鷹資歷的主角沈振中,昨特別帶著大夥進入情人湖風景區,有許多人牽著小孩慕名前來參加,想實地走訪片中場景,更重要的是想一睹黑鳶棲息、生長處的真實面貌。

沈振中說,20年前情人湖的「老鷹岩」有3處黑鳶巢穴,此處不但是老鷹的棲息地,許多其他地區的黑鳶入夜前,都會成群飛來情人湖樹林中休憩。當時每日平均都有數十隻老鷹出雙入對,情人湖儼然成為東北角黑鳶們談戀愛、產子的重要生態保育區。

「老鷹的愛情多半悲劇收場!」沈振中說,自瑞萬快速道路興建,吵雜的環境、土石不斷向下崩落老鷹棲息地受影響,人為因素造成黑鳶生存受到威脅,曾親眼見老鷹岩下的黑鳶被獸夾夾死、母黑鳶因找不到巢穴體力不支死亡;其中,較幸運的結果是飛離到他處築巢。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表示,重返老鷹岩活動,設計港區、大武崙砲台、老鷹岩等地體驗調查老鷹的情境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向民眾宣導保護生態的觀念;屬於食物鏈頂端的老鷹在誤食農藥、老鼠藥後死亡滅絕,也象徵著這些汙染,將會透過食物鏈再度回到人類身上,主要希望能向民眾宣導尊重土地、友善地球。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延伸閱讀: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