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從容登山樂-輕量化的藝術

  • 紫娟
  • 22,424次點閱

春節南一段縱走行前,一再提醒隊員要輕量化,一方面天數長,且有好幾天需要背水,還有些不容易通過的拉繩陡上地形。但成行時只有我背著相當迷你的背包,肩上的重量絲毫不成為這7天的負擔。許多伙伴看我走得輕鬆,才開始嚷著下次要想辦法輕量化…

這幾天在>14期看到輕量化的專題,也搜尋了登山補給站一些相關的文章,再加上登山以來個人實踐的心得,整理出以下分享。

(圖/123rf)

 

如何定義輕量化?

輕量化對不同體型、不同體力、不同需求的山友有不同定義。雖然有客觀的公斤標準,但更重要的是各人完成一趟山旅的主觀感受。換言之,我用這款背包,裝著這些食物、用品,能很安全的很舒適地完成該次登山活動,對我而言,就可以說達到不錯的輕量化。然而這些東西在他人身上,卻不一定能達到同等的效果。輕量化是因人而異的實踐藝術。

 

輕量化v.s.登山哲學

讓我有動力進行輕量化的主要原因為:不只是登頂或到營地才能如釋重負地享受山林,而是在行走的過程就能將心力放在觀察、融入周遭的山的氛圍。此外,在突發狀況(如隊友體力不支)時才有餘力支援;更避免長期從事登山運動對關節肌肉造成的衝擊(留得青山在最重要)。

我想,很多人也認同這些價值,但為何總是背著重重殼上山呢?因為輕量化是要付代價的,採買較輕(很多時候意謂較貴)的裝備不說,簡化帶上山的東西(一大部分是糧食),更多意謂著得放棄平日習慣的享受。

所以,輕量化最挑戰的地方就是,你是否願意在登山的數日間,回歸簡樸,單純從自然得到滿足?

(圖/123rf)

 

原則運用 
(主要參考來源>14期)

1. 漸減取代漸增的裝備攜帶

所謂漸增的思考邏輯為,因為害怕很多的萬一,所以帶了許多以防萬一的裝備。其實,這些萬一的情況通常不會發生,或者並不危及安全頂多需要適應該舒適度。例如: 體力消耗過多或用到預備天時餓到就多準備許多糧食。如此一來,常見的結果是因背太多食物走得太累反而沒胃口吃東西。

漸減的思考邏輯為先考慮是否真的需要該裝備(不帶它上山是否有安全之虞),再考慮經濟許可範圍內是否為同樣功能中最輕。

其他裝備的輕量化多少關乎經濟能力,但糧食及垃圾量的控制,卻是每個人想做都可以做到的。而此次縱走輕量化的關鍵正在於這兩點:捨棄水果(僅帶一顆lemon及1天1顆的綜合維他命),蔬菜也只帶一些酌增口感;主食的份量以山下食量估算,真不夠再吃行進糧,而行進糧僅買大包裝的幾種,減少個別小包裝的重量,在份量估計上也較容易。此外,僅帶少量衛生紙用於如廁,不用它擦拭東西以減少垃圾量。如此一來,7天只有一小包垃圾。若是夏天,則非常建議以雨布取代帳篷,或是僅帶一頂帳篷應付緊急狀況。不僅重量會減輕很多,利用不同地形、視天候搭不同形式的雨布也是有趣的藝術。


2. 一物多用

目前普遍應用的有登山杖兼當簡易帳(雨布)的營柱,用蠟燭取代營燈等。之前有次縱走,領隊建議我們把頭袋拆下來,(當時借的那顆背包可以拆,但我自己的沒辦法),將原來要放在裡面的東西放在攻頂小背包或收納袋中。其他個人例子如:登山褲/防風外套具備一定防水的功能,就不必再多帶雨褲及雨衣。


3. 積少成多

俗話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而輕量化也是處處精打細算來的。每個細節少一點,就能省下可觀的重量。像是塑膠袋…真的每樣東西都需要包嗎? 假如是溯溪背包得下水也許需要,但爬高山或者確定不太會下雨的狀況,背包套,背包本身的材質,再加上黑色塑膠袋,保護就非常夠了。而每次爬山後,整理裝備時,也可以好好檢示什麼東西是這次帶了卻幾乎沒用的,下次類似的路線則可以考慮不帶,或是用其他裝備兼顧其功能。

最後,平時規律地運動,訓練肌力不讓多餘的贅肉上身,更是實踐輕量化的另一層修練。

原文出處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