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路線】山海圳短程—滄海變桑田的內海之路 Part 1

0fa8ba4b68e80b9e027e4ca049d36bab.jpg

路線大綱
前言、鹽水溪口濕地➞海尾朝皇宮➞溪頂寮保安宮➞臺灣歷史博物館➞新港社地方文化館➞陽光電城公園➞茄拔天后宮、感言


山海圳,一條橫跨 5 種氣候帶林相、4 大族群文化圈,串聯 2 個國家公園、3 個國家風景區;同時能夠見證台灣水利與林業歷史的「從海到山」的國家級綠道。


01f5800985520309fe38acd7712c12e4.jpg

▲ 依據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資料,綠道(Greenway)是指沿著交通動線與河流、湖濱、海岸、山脊線的天然或人為廊道,除了滿足人的多功能休憩用途,也將廊道空間和生態網絡的連結性一併思考,讓綠道一方面成為人們通往自然的通道,也能將生物多樣性帶回人們的生活空間,山海圳是第一條以綠道思維建構的長步道。(拍攝地點:山海圳自行車道善化段)


a611ff36022b3789fd47cf1fac674564.jpg

▲ 林務局推動近幾年推動「山海圳國家級綠道」,其前身是由臺南市社區大學台江分校於民國 96 年發起,獲得臺南市政府支持並於民國 105 年完成的「臺南山海圳綠道」。這段由台江國家公園到烏山頭水庫,從安南區至官田區的人行及自行車道,是臺灣第一條以「綠道」(Greenway)為名的長距離路線。「山海圳國家級綠道」以既有的「臺南山海圳綠道」為基礎,自烏山頭水庫向東延伸,經東西口健行路線翻越烏山嶺到曾文水庫,再沿曾文溪經過阿里山抵達玉山,跨越臺南市及嘉義縣,整體長度延伸為 177 公里、海拔爬升達 3,952 公尺。山海圳除了是南臺灣第一條國家綠道,也是唯一從臺灣海峽—「台江內海」迎向東北亞最高峰—「玉山」的綠道路線,高度落差最大,也是唯一以流域觀念沿水圳而上的溯源之路。若由海走向山,這會是一條曾文水系與原民遷徙的溯源之路,若從山走向海,則是一趟複製水滴旅程的生態廊道。(拍攝地點:嘉南大圳善化段)


242da129f120b6a0ccc0119a7eb01241.jpg

▲ 山海圳國家綠道由海到山又分為四個路段,分別為內海之路、大圳之路、原鄉之路與聖山之路。當初在選填山海圳體驗的志願時,我的首選就是非主流的內海之路,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其他三個路段都因為爬山行程去過了,反而是城市鄉村田野的路段比較有新鮮感,而且近幾年個人有參與媽祖繞境的活動,所以也想寫看看以歷史宗教人文為主題的心得文章,結果很幸運地得償所願。(拍攝地點:安平漁光島沙灘)


f9e476b6a0b05874ece1ac2001a70c83.jpg

內海之路故名思義起始於台江內海,古台江內海為臺灣西南沿海由沙洲及本島陸地所圍成的水域,數百年來因洪水氾濫、曾文溪改道,內海逐漸淤積成浮覆地,不同族群在此留下歷史的痕跡。(拍攝地點: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f132d741470a839d4313380647ce111e.jpg

「內海之路」官方的距離總長是 31.1km,全程都是走在水泥路、柏油路的平地上,爬升可忽略不計,理論上一般人是可以在一天內走完的,我自己基於取材需求走了兩次,一次是東逛西逛找週邊景點的自行車探路之旅,花了兩天時間,APP 測量 55.24km,距離幾乎多了快一倍;一次是以專心趕路為前提的徒步實走,但有彎入海尾朝皇宮與頂寮溪保安宮的岔路,App 測量則是 34.57km。所以內海之路也是一條可長可短的路程,端視個人探訪點多寡與停留時間而異,有實際走訪的景點我都在後續的文章中都會提到,但是有打星號 * 的景點就是需要額外繞路的,再視個人時間與體力斟酌選擇路徑,下方有 GPX 連結。

◎ 探索版GPX (適合騎單車想玩遍週邊景點,或規劃兩天一夜者)

◎ 正式版GPX (適合徒步一日完成)


ccbedbee05319448deab0efcfc6cae21.jpg

根據林務局的台灣山林悠遊網資料,內海之路以每個服務據點為區隔,從出台江順著嘉南大圳往善化的方向,依序為鹽水溪口濕地➞海尾朝皇宮➞溪頂寮保安宮➞臺灣歷史博物館➞新港社地方文化館➞陽光電城公園➞茄拔天后宮共分為六個區段,以下將依每個區段的距離、步行時間、沿途景觀、休息補給做說明。


鹽水溪口濕地海尾朝皇宮

◎ 距離:官方 5.6 km,個人 APP 測量 7.5 km

◎ 步行時間:官方 1 小時 10 分鐘,個人實走 2 小時 5 分

◎ 沿途景觀: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鹽水溪口濕地、嘉南大圳排水線與鹽水溪交會處、眺望四草大橋、四草濕地、海尾寮橋*、淵海佛祖廟*、海尾朝皇宮、魚塭、水鳥、大葉欖仁、水黃皮與小葉欖仁行道樹。(註:打星號 * 代表需額外繞路)

3045b59cdfa9c2f25dc92b5867e8dae5.jpg

2a4035d317b986276e9963047af0c6bb.jpg

▲ 其實在一開始前置準備作業,最讓我困惑的是出發點到底在哪裡,又要怎麼去,網路查有的是寫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如果說從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要說對也對,要說不對也不對,如果能事前到遊客中心導覽整個台江地區的歷史人文發展與自然生態介紹,能增加後續的旅程的融入感,也比較知道路途的重點不會走馬看花,要說不對嘛…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要到對岸的鹽水溪口濕地既沒有橋也沒有固定的渡船,從遊客中心過去要額外繞 7 公里多的路,而且遊客中心也有營業時間的限制,所以要單日完成的還是會跳過遊客中心直接從「鹽水溪口濕地」出發,也就是圖片中畫紅圈的地方。要到鹽水溪口濕地的出海口,自行開車的話,到時還是要回來牽車,可以利用大眾運輸公具,坐到附近的公車站或騎 T-Bike,再下車徒步走過去,詳細我後續在食衣住行篇的交通部分再詳細說明,總之就先來個綜藝跳,主奔主題到出發點鹽水溪口濕地吧。


◈  鹽水溪口濕地

d5525f9ae81835450e8cbbd658853031.jpg 鹽水溪嘉南大圳兩者匯流形成的沖積平原,靠近出海口的地方就是鹽水溪口濕地,紅圈的部分是自然保留區,做為天然滯洪與生態保育之用。


800ac4f2e2cdc6d4cda929d8c1eac586.jpg

▲ 從台 17 線過大港觀海橋,沿著鹽水溪的堤防走過來,清晨已有不少當地的居民在此散步、跑步或騎單車,山海圳的起點就在最靠近出海口的地方,看見解說牌就代表抵達出發點了


c0db62d03f03f890a0847b140a971bfc.jpg

▲ 這塊解說牌是山海圳國家綠道的前身台南市山海圳綠道的地圖,該地圖只有涵蓋台江到烏山頭水庫的半程路線,雖然現在已經升格為國家級綠道了,不過後續路上仍會沿用不少台南市山海圳綠道指標與路線圖


3b7700114b209574e3c6c0cd4f5d1c1d.jpg

 出發點是鹽水溪與嘉南大圳的匯集點,向西邊海的方向望去,可看到四草大橋和和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3e88cbbc5c22b5767ec578d482493306.jpg

▲ 如果是從對岸四草大橋望過來會是這個樣子的,畫面中間就是出發點,右邊是鹽水溪,左邊則是嘉南大圳,山海圳綠道就是沿著嘉南大圳溯源,如果是從山到海的走法,那起點就會變為終點站。


1ed356709a53d8bfb94169ed05b36a16.jpg

▲ 往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望去,外圍有許多蚵仔的浮筏,多數人還沒起床的時間,蚵農已經在揮汗工作討生活了。除了美味的蚵仔之外,殼蚵基於環保的理念現在也回收做為各種用途,有的做為河川的濾材,有的拿來舖路,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建材中也有大量使用殼蚵。


a7c75125a46da94ffa055c7ae8589b06.jpg

▲ 兵馬不動,糧草先行,肚子先填飽再上路。在來之前應景地去天香抓餅買了鮮蚵蛋口味的抓餅,在這裡慢條斯理的一邊享用早餐,一邊欣賞出海口在晨間曙光映照下的景色,不過不久就有流浪狗聞香而來,催促著我別摸魚趕快上路啦。


e9b1b39203917f48cc4a6c451c1f5a2b.jpg

▲ 趁現在還精神抖擻,擺個自以為帥的 pose 自拍,出發囉。


1042e09721f30fde507fc6cba44c6b71.jpg

▲ 因為內海之路全程都走在市區,手機都收得到訊號可上網,靠 google 地圖定點導航是最方便的了,也比較能夠事前了解各路段是否有經過可補給的商家。除了靠手機導航之外,沿路也都有指示牌提醒現在的里程數與方向,由海到山的牌子是綠色的,由山到海的牌子則是藍色的。


c0a0b8ff1c7849b0e6ecaa42075c97eb.jpg

▲ 一開始的路段給我很不錯的印象,專用又平整的道路,兩旁還有大葉欖仁夾道歡迎,稍可惜的是路旁的雜草有點長。


f4529d70f3728927a83abcfb4b4cb0ad.jpg

▲ 很快就看到 1K 的路標了,後面每間隔 1公里 就會有提示里程數的路標,內海之路的終點茄拔天后宮在33K路標附近。


c63e2e61fb8e9ed8d29997621e49128f.jpg

2a4e3afbbc061e6689b70f3309e58981.jpg

▲ 雖然旅途的重點是「綠道」,不過也不可能全程都有樹蔭,加上太陽投射的角度也不見得都被樹的影子遮得到,所以該準備的防曬裝備還是要有,我這次也刻意挑個大晴天,試看看身上穿著 Columbia 贊助的遮陽帽、袖套與 T 恤,實地體驗防曬排汗的科技效果如何。


◈  四草濕地

d80aa84571cd9e9f1a4fd8f0860a8351.jpg

▲ 從嘉南大圳的往北岸望去就是四草濕地,也就是一般遊客在四草大眾廟搭渡船看紅樹林綠色隧道的所在區域,可以看到紅樹林上面有些白點,那是白鷺鷥在樹梢停歇。


a7e4a99314367dca1621daed39df4ea4.jpg

▲ 大家俗稱白鷺鷥的水鳥,其實可細分為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和黃頭鷺,其中大白鷺和中白鷺是侯鳥,這個季節應該不在,看體型也不太像小白鷺,我猜可能是黃頭鷺的亞成鳥吧?另外路上還有看到夜鷺、高蹺鴴及很多我不知名字的水鳥,不過遠遠地看到人類就警戒地飛走了,沒有大砲鏡頭實在很難捕捉它們美麗的身影。如果在 1~3月 的時候來訪,就有機會看到台江國家公園的明星鳥類「黑面來此過冬,台灣是全世界能看到最多黑面琵鷺的地方,近幾年保育有成,黑面琵鷺的觀察數量屢創歷史新高。


6ed36ec7318183f16ef6b5e429eb37fe.jpg

▲ 也是有不怕人肯給拍的鳥,拍到時還很開心這鳥好親人,後來在南科園區的西拉雅大道才看到警示標語,提醒行人要提防被攻擊,原來應該是人要怕它才對,這隻黑色的鳥是大卷尾,俗稱烏秋,特徵是長卷分叉的尾羽,繁殖季領域性強。


bac711e6ead13787708eeae5f50777d3.jpg

▲ 在晨曦的微光中看到新興都市建設中的剪影,沒隔多遠就是人群的領域,鹽水溪口濕地晃如野生動物的世外桃源一般。


dc750aa2cea738587663f0fa752bfc57.jpg

8e7c2ba9b0e08947564b6dfe3a6cced6.jpg

▲ 因為我身懷拍攝取材的任務,所以之前有先騎單車熟悉路線,並順便漫遊一些附近的景點,如果要走最快距離的話,離開鹽水溪口濕地過台 17 線就轉接北岸的安通路直走,欣賞小葉欖仁與河岸的風光,見指示牌再看個人要不要彎進海尾朝皇宮,官網 5.6km 應該是只計算到了要彎往海尾朝皇宮的岔路口而已,如果想更進一步豐富旅途的經驗,在台 17 線時就不轉安通路,往北到海尾寮橋後再轉進淵海佛祖廟。


◈  海尾竂橋*

836aa3e86de695fbd61bbc028618b964.jpg

▲ 海尾竂橋一整個就是網美景點,橋上的白色柱子好像是可以彈奏的樂器一樣,加上藍天背景就是藍白配的愛琴海風格,身上穿的衣服剛好和它的配色一樣。


f61b82b8b6b2c7e22a198a27a01c13b6.jpg

▲ 到海尾寮橋右轉往東順著本淵寮排水溝,遠遠的會看到普法道濟寺,這間寺廟是有提供住宿禪房的,套房和通舖都有,價錢也比週邊的民宿便宜許多,通舖甚至一人只要 150 元(需團體多人),不過要從普法道濟寺到出發點鹽水溪口濕地並沒有大眾運輸工具,所以我就不考慮了,如果是開車來台江附近玩的,倒是可以參考的經濟住宿點。


4655bfb1fc8f7e5660084f4d66c529a7.jpg

▲ 因為是順著運河行走,沿途會看到許多現代化的水利設施,像是水資回收中心、防洪抽水站、水閘門等。


◈  淵海佛祖廟*

42e864c29a7eaf28473b896f78b01b4e.jpg

淵海佛祖廟用 google 地圖是找不到地標,詳細位置是在海尾朝皇宮西邊偏北的位置,沿著本淵寮排水溝就會走到,找不到可以參考我的探索版GPX,如果你走著走著,發現附近都是墓仔埔,就代表你走對了。會特地來此是為了說明台江地區的發展史其實與水患有相當的關係,在 18 世紀台江地區還只是內海,洪水帶來積沙形成海埔新生地,曾文溪口有曾經一年推進 35 公尺的記錄,而淵海佛祖廟就是一個台江水患故事的縮影。


223bc62e82d39e6e0dc280928d1a8d7c.jpg

fd6fc5fcfbcbd071ba9b3559e149e162.jpg

▲ 同治十年(1871 年),台江地區發生大水,當時居民發現一名自山裡來的林姑娘,乘坐早期割稻用的摔桶漂流到這裡,居民便為她建草廟祭祀,該廟又經歷多次洪水而改建。全台各地都有類似的姑娘廟,像是伸港張玉姑廟、民雄水流媽廟、十八王公廟等,淵海佛祖這個名號大概是我聽過最具神格性的了。以前水利建護還沒那麼完善的年代,人們對於大自然的災害是非常畏懼的,台江地區可以說既受水患的為害,但某種程度又因水患而受益,讓當地人獲得更多種植、養殖與居住的土地,故會尋求神明的保佑來獲得心靈寄托。

95c507b651380255991e491922895fce.jpg

▲ 在這裡巧遇一位阿伯在祭拜打掃(照片經本人同意拍攝發佈),阿伯已經在此義務服務幾十年了,淵海佛祖廟位於墓仔埔裡面,有人可能會比較忌誨,不過看阿伯已經 86 歲了,身體還是硬朗的不得了,不管是不是神明保佑,至少墓仔埔對阿伯來說是完全沒有影響。阿伯聊起來就像是打開台江地區的歷史課本一樣,如果我是田野調查學者,在這裡聽阿伯講古一天,大概會對整個台江發展的來龍去脈有更貼近的認識,臨走前阿伯怕我中暑,還塞給我一罐礦泉水,初來乍到就體驗到當地人的熱情好客。


38a29f57b164a004a8e7912474e39447.jpg

4ec9827fdc009908838bd2579b5bd6af.jpg

▲ 台江「滄海變塭田」不只是曾文溪河沙堆積的結果,當地居民據地圍墾也加速了台江內海的陸化過程。過了濕地保留區後附近多是漁塭,台江地區的魚塭主要養殖虱目魚、文蛤和蝦,不管是住哪個縣市的人,可能多少都吃過這附近產出的虱目魚。


◈  海尾朝皇宮

◎ 開放時間:05:30–21:30

3cec6050654f92b9cecc65381f261b31.jpg

▲ 終於來到正式的第一站「海尾朝皇宮」,海尾朝皇宮主祀保生大帝,又被稱為大道公。因為保生大帝是醫神,左右護法元帥的腳下除了一般常見的運籤,還有藥籤,有需要的人會來此求藥引。


29b486ba318f50ddd78c973c3916b930.jpg

▲ 廟外記載保生大帝的濟世事蹟與成神經過。


f755c6a2a9f55348e55f9cabe1d77deb.jpg

海尾朝皇宮的大道公又有個有趣的別稱,叫做倒頭栽真人,三立寶島神很大也來報導過,節目中訪談相傳在道光二十三年間(1843年),當地吳姓族親原本在北汕尾養殖漁業,看當地草竂有一尊保生大帝的神像,擔心自己離開後無人祭拜,就帶回來海尾的公厝供奉,但有一天府城下大道良皇宮的人來看過,發現這尊神像是他們所遺失的,所以就將神像請了回去,當地人頓失信仰的中心。後來當地人發現一塊發出靈光的香木,與下大道良皇宮請示後決定分靈祭拜,找來一位手藝很好的泉州師傅,利用這塊香木來雕刻保生大帝神像,一般神像是要順著紋路刻下來的,但師傅看了老半天就是下不了手,後來入寢後得大道公托夢,告訴他這塊木頭必須倒過來刻,泉州師傅才完成海尾大道公的神像。之後海尾大道公降駕時,祂的手橋一定要先往下倒,所以才叫做倒頭栽真人。


43bc3454348d143c217d034f7e2a82fd.jpg

▲ 海尾朝皇宮的神轎是台南市有實際扛出門的轎子裡面最重的,重達 232 公斤,由烏心石所構成,扛這頂神轎肯定會深刻感受到神明的份量,同一個房間內還有擺放飛虎將軍廟的日式神轎。


a58ac19dd98be21ef7e8265c476f0ff0.jpg

▲ 這裡也同時是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的上課地點之一,教室設在廟裡面還蠻特別的,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倡導推動大廟興學,鼓勵鄉親到大廟學堂上課,在地學習,學習在地,傳承台江文化香火

e2d0eccd2d4c9581efe4953354c589ee.jpg

▲ 雖然到海尾朝皇宮要多繞點路,但基於海尾朝皇宮和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與山海圳綠道的淵源,只要不排斥拜拜的都應該要先來走一遭,算是來到當地拜個碼頭。如果是比較虔誠信仰的人,也可準備餅乾或水果祭拜,請大道公派兵馬隨扈保護,中途住宿時要秉告兵將下馬休息,旅途結束後,在家裡再準備一桌豐盛料理祭拜犒賞兵將。


32a92c26504edaf6ee587c28334ea6ce.jpg

▲ 海尾大道公歷史悠久,又是海尾境的庄母,香火是很鼎盛的,走來路上也看到兩座海尾朝皇宮的駐營,看廟外面店家就知道慕名而來的香客肯定是絡澤不絕的,早上有傳統市集,鏡頭外還有一整排美食街,早午晚都可以在附近用餐。

◎ 休息補給:洗手間☑、飲水機☑、充電☑,附近商家也很多元。


下一篇:【路線】山海圳短程—滄海變桑田的內海之路 Part 2


因山海圳充滿故事,礙於篇幅長度及閱讀的舒適度,踩線心得分為三篇;另外還有綜合討論篇以及裝備篇做全方面的分享,有想走訪山海圳—內海之路的讀者們可點及以下連結繼續看下去喔!


本計劃由 Columbia、健行筆記共同推動

c63281c185d15775579ba6de2a60edd7.png



責任編輯:Hannah

圖片來源:山腳貓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