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命之樹-Once upon a tree 生活在樹梢到根端的生命

  • 圓恩
  • 3,168次點閱

從小到大,我和樹的交往並不密切,雲林鄉下的農村裡,多半是平疇的稻田與間或點綴其間的水塘,最該可以稱作「樹」的,大概就是木瓜吧!再來是住在嘉義的小段時間,印象中某個夜晚父親曾抱起我,用沾了黏液的樹枝黏樹上的蟬。

住到台北以後,除了門口騎樓下的馬拉巴栗、象徵可以招財的某種有著細碎深綠葉子的不知名樹外,大概就是隸屬我家人行道上的那棵「木棉」了吧!盆栽裡的樹,好像假的一般,也不見它長大,總覺得被種在都市裡,尤其只能蜷縮在一個小小盆栽,接收著主人偶爾想起施予的自來水,吸著城市裡的烏煙瘴氣,抬眼

沒多少熟悉的親族朋友比鄰的樹,一定是前輩子壞事做盡!那棵木棉,儘管有成排一定間隔的同族陪伴,看起來卻也不太快樂,當它的基部土壤表層被水泥填上,(在都市很多人覺得土是很骯髒的,乾脆用水泥填了看了還比較順眼)它就像徹底放棄生存的想望般的枯槁了。某一天我再回到家時,它已經只剩下一小節樹幹,像被埋進地下,只露出一隻手臂徒勞抗議時代荒謬的戰犯。

大學時代後,我開始拼命的爬山。經過了許多樹的身旁,休息時坐倒許多樹的身畔;艷陽下偷了樹的綠蔭躲避焦人的炙陽;缺水時,還曾拿著吸管,在樹洞裡討取了某場雨後的積水,也許曾這樣喝下了食蚜蠅的蟲卵。

畢業後,在一次山裡的活動時,大概是在南部的六龜或是藤枝山區,我被濛霧中聳立的巨大人工林鎮懾了,我記得我一邊摸著一棵樹粗粗的樹幹,一邊對它說:「你好美哦!」那一刻,我是很真心的。

後來,有趣的是,我就去福山植物園了,那段期間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去擁抱每一棵樹,雙手拿著量尺環繞它們的週身,難不成是那棵被我稱讚的樹,探知了我的心意,絕意讓我好好認識它們樹族的魅力。很多時候我常常不自禁的這樣相信著。

最近我得知童年時的重要生命體驗,與自然的親密接觸,往往會影響你在後來願意挺身而出,喜愛自然,守護自然。我不知道屬於我最最重要的那一瞬,究竟發生在什麼時候,但我很慶幸,我是承蒙了自然的恩澤,也明瞭的。

在剛爬山的那個階段,我沒有相機。不過也很剛好的是,那是我最瘋狂爬山的一段時間。後來福山的同事健健曾對我說:「妳這樣好可惜,因為那些地方妳也許再也不會去了。」我也因為他的話深深遺憾著,儘管幾乎後來每一次山行,我都用文字和相機記下了。在讀這本書的前後,我卻驚訝的釋懷了。

我讀到某段文字大意大概是,一開始最好是盡情的觀察自然,讓自然中的一切美好,湧入你的心、眼,當累積到了某段時間,再來進行認識它們的名字、生態等,並不嫌遲。我很高興我與自然的接近,是依循著這樣的演進的。

這就像,有天晚上我帶著四個還是學生的學員,躺在迷宮旁的水塔上看星星時,忍不住對他們說的感慨:「以前我爬山的時候,住在山裡,張開眼睛,眼前就是近得幾乎伸手可觸,數也數不清的星星,那時候我不認識它們的名字,就只是覺得很美。現在,我只要一看到它們,很自然的就會幫它們連線,這個是獵戶座,那個是金牛座,卻再也回不去最初看見它們的那種單純了。」

當人生推進到某個階段時,很多情境都再也回不去了。

另一次我去參加研習課程時,才知道喜愛自然也是分有階段的。大概是一開始你只是知道這回事,進而了解,然後再累積一段時間,你才會被感動,最後,這種內化的力量才會讓你願意為自然投入。這些過程的進階也許是難以判分的,但總是需要時間。

我在做的工作,最能影響的層面大概就是第一階段了!有時候自己也會很莫名的生氣,像是晚上與學員分享的梅峰四季簡報課程,裡頭有一張森林的照片。我會試圖問他們:「你們知道森林的功用?樹木對我們的益處嗎?」他們都會“理所當然”的告訴你:「涵養水源、製造新鮮空氣、木材可製作家具、提供動植物庇蔭……」諸如此類,我們的社會就是太“理所當然”了!理所當然的了解,理所當然的以為,理所當然的知道,理所當然的砍伐,理所當然的破壞,理所當然的顯得無辜,理所當然的抱怨…….。

本書的譯者努力做著翻譯與推廣教育,我一邊讀著,一邊揣摩作者的用心。這本書不厚,卻是透過作者的仔細觀察,分享了許多屬於樹的奧秘與我們這輩子都難以想像的緊密生態聯結。你一定像我一樣,不曾好好的,詳細的觀察過一棵樹吧!

最近我的山社指導老師陳老師曾說:「當書讀得越多,是會越來越聰明的。因為你將發現許多事物之間都是有關聯,相聯繫的。」對這句話我深有體驗,因為最近真的感覺自己有變聰明呢!而且每讀一本書,就算收獲只有一句話,卻也可能因著這句話,就解答了某個深藏已久的懸惑!而這本書,可是解答了我好幾重疑惑,非常划算呢!

 

「萬物相連,如我們體內滿佈的血脈,編織這個生命之網的,不是我們,我們只是其中的一脈,不論我們對網做了什麼,都會施諸於己。──西雅圖酋長」

「這麼少人會到樹林看松樹是如何生活、成長與冒出尖塔狀新枝,伸長綠臂迎向陽光─去觀看松樹完美的成就;但是這麼多人卻是看到松樹被賣到市場製成寬板,就心滿意足了,並認為那才是松樹真正的成就,這真是令人不解。─亨利‧大衛梭羅(H.D.Thoreau)」

「樹木是授業解惑的老師,也是木材、遮陰、與果實的供應商。它只教導有耐心觀察的人;因為人惟有靠學習才有所獲,如此才彌足珍貴。通往知識的道路很多,觀察的方法也不止一種。」

「龐大食物網的若干動物,與其他生物串聯在一起的關係,往往不像蜜蜂、花與樹之間那麼樣的清楚。當我們仔細面對所有住在一棵樹上的生物,以及牠們彼此之間所有可能的關係,就會發現我們的注意力和知識是多麼的微弱與貧乏。」

 

書籍相關資訊

 

原文出處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