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淡蘭古道[北路]

61ddab061b61e09c7bf78197fc4b3e8f.jpg


 書名:淡蘭古道[北路]

 作者:臺灣千里步道協會, 古庭維, 白欽源, 吳雲天

 繪者: 種籽設計

 出版社:晨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 13日



「初野者」的最佳選擇,
感受百年前拓荒祖先所見所聞,
用雙手與雙腳認識北臺灣百年淡蘭古道,
體驗冒險、探索未知、尋找自我。


內容簡介

北臺灣璀璨百年的見證——淡蘭古道

西元一八00年至一九00年,為北臺灣開始由西部轉往東部發展的黃金時期,除地理因素外,清廷治理的政策與先民拓墾的韌性,不斷在地表留下足跡,形成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臺北到宜蘭)的交通大路。為使這具有歷史文化意義及故事性的古道,風華再現,我們開始探索散落在淡蘭歷史時空的浮光掠影,踏上尋找北臺灣百年淡蘭之路。

淡蘭古道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生態,其路網分有北、中、南三大路徑,全程長約200公里,其中北路(約67公里)已完成修復,新北市政府採用自然生態工法修築步道,復舊如舊,更用國際級格局推廣臺灣的長距離步道旅遊,秉持珍愛臺灣的心孕育本書。本書著重於淡蘭古道〔北路〕的文化、歷史、聚落、生態樣貌、旅遊路線等,帶領讀者品味淡蘭古道[北路]的多元風貌。

最有質感的登山風格書,每章都是不同面向的淡蘭

淡蘭古道相當具有多元性,精彩的兩百多年歷史故事外,兩億年前侏儸紀時代恐龍腳下的雙扇蕨,現在在淡蘭古道上俯拾即是,原始的自然環境住了許多環境指標小嬌客,翻開不同章節,就能閱讀到淡蘭古道北路最完整的歷史、小鎮故事、動植物生態及手作步道理念等不同風貌。帶領讀者走訪登山步道,再也不是走馬看花,而是走出步道的特色,品味濃厚的歷史或自然風味。

達人帶你走讀淡蘭古道北路最秘境

延攬最了解淡蘭古道的臺灣千里步道協會、文史工作者及登山專家,推薦北路最值得走踏的路線,包括馬偕博士足跡、鐵道古道交會秘境、楊廷理古徑燦光寮古徑等,並探訪淡蘭古道最「野」性的生態旅遊路線,「初野者」們,現在就跟著達人們一起體驗淡蘭古道!

e23476175408093172d7edd9bbb1f937.jpg 5ae5d2a9830ad5e31862211ee59e6475.jpg

4e1df575ea7368118fe281c72199496b.jpg 4314c4a31a7334ec7dde2948d54935ea.jpg


本書特色

1.淡蘭古道[北路]延攬深耕淡蘭古道多年的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及知名的登山專家吳雲天、古庭維撰寫,提供讀者最豐富且全面的淡蘭古道書籍。
2.淡蘭古道[北路]除了是登山旅遊地圖書外,更是一本可在家閱讀的淡蘭歷史人文書籍。
3.淡蘭古道[北路]與種籽設計合作,文字搭配精美手繪風插圖值得一讀再讀。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迦嵐 健行筆記總監
阿泰&呆呆 PCT太平洋屋脊步道行者/《步知道》作者
段慧琳 主持人/作家
胡 杰 街頭路跑創辦人
崔祖錫 臺灣知名登山作家/社大講師
游智維 DTTA臺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理事長
鄭 臣 戶外部落客
劉克襄 知名自然作家
蕭青陽 旅行藝術家


作者簡介

臺灣千里步道協會

致力於保護臺灣山海風光與人文之美,以「自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負成長」為目標,全力投入「步道志工培力、郊山步道鋪面調查、步道學三部曲」的扎根工作上。同時串連環島路網,近年致力於國家級綠道的倡議推動,包括:淡蘭百年山徑、樟之細路、山海圳綠道等七條主題軸線。在都會市區,推動綠色路權與低碳交通;在山林郊野,則強調「手作步道」的公民參與環境守護。

古庭維

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碩士,曾任臺大火車社社長,現任《鐵道情報》雜誌總編輯、打狗鐵道故事館館長。自幼喜歡搭火車、看風景,就讀臺大研究所時,加入登山社,跟隨古道專家楊南郡及徐如林,深勘臺灣知名八通關等古道,對古道的人文歷史研究頗深。

白欽源

喜歡登山、跆拳,著迷於野生動物的攝影師,希望透過鏡頭讓人發現人類以外的世界與觀點。曾獲第三屆鄭福田生態文學獎首獎〈無聲的航線〉、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解說員培訓講師、林務局《花蓮大豐田鳥類生態手冊》共同作者、《花蓮青年》專欄作者、《台灣山岳》特約作者、不定期撰稿於《Lonely Planet 中文版》、《BBC knowledge 中文版》等雜誌。

吳雲天

臺北出去玩協會理事長,長期深耕淡蘭百年山徑的生態和人文旅遊,更與當地聚落組成義工隊,長期主持淡蘭百年山徑之修護與淨山活動。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策畫

一群努力行銷臺灣的非典型公務員,絞盡腦汁讓新北市的好山好水發揚國際,希望用高質感的設計、具溫度的文字,使全世界對淡蘭古道充滿興趣。


繪者簡介

種籽設計

節氣長河中,我們是種籽,自發的、內向的、寧靜的看待尋找自己與土地、與歷史、與人,之間的關係。想要找出節氣之於生活,情感的印記。

專注於:品牌創新研究與行銷,故事化行銷,體驗設計,節氣飲食設計開發,風土物產設計開發。所著《臺灣好野菜。二十四節氣田邊食》榮獲文化部第38屆金鼎獎圖書類個人獎圖書插畫獎。

d198e1a51b6e5d1ff8dedcf472b3bf01.jpg af94725f9299680f96e72f53acce2a59.jpg

5b8741c088d9c2b16166d78e63df3655.jpg 8ce42090ecd10d4edd6148c422e9f0ee.jpg


目錄

〔推薦序〕壯遊的第一堂課──淡蘭古道北路/劉克襄
〔導讀〕走•讀•淡蘭/徐銘謙 
西太平洋珍藏的秘密——臺灣淡蘭古道/侯友宜
一趟穿越百年的歷史、人文、生態之旅/張其強
用雙腳認識北臺灣百年淡蘭古道/朱立倫
啟動淡蘭北路之旅尋找不畏艱難精神/陳國君

第一章 穿越時空的淡蘭古道之旅
淡蘭古道歷史長廊
北臺灣璀璨百年的見證——淡蘭古道

第二章 淡蘭古道北路小鎮漫遊
淡蘭古道北路聚落地圖
山城聚落品味在地生活/吳雲天

燦光寮古徑(瑞芳—苧仔潭—九份—金瓜石—燦光寮)
尋找百年變遷的痕跡——瑞芳/古庭維
河陸轉運第一站——苧仔潭/ 周倩伃
沿山而砌的迷霧山城——九份/楊庭宜
與淡蘭官道擦身而過——金瓜石/古庭維
汛塘會哨的舖遞孔道——燦光寮/簡淑慧

楊廷理古徑(雞母嶺—澳底—福隆—嶐嶺—石城)
埤塘水梯田細微處見先民生活點滴——雞母嶺/吳雲天
在漁村見證臺灣歷史的轉折——澳底/周倩伃
七星堆見巨石磊疊——福隆/吳雲天
吳沙入蘭最後一道山稜——嶐嶺/楊世成
噶瑪蘭八景之嶐嶺夕煙——石城/吳杉榮

入蘭正道(猤硐—牡丹—雙溪—貢寮—草嶺—大里)
本土煤炭重鎮——猴硐/古庭維
柳暗花明又一村——牡丹/古庭維
淡蘭古道路網官道民道駐足的中繼站——雙溪/簡淑慧
水梯田復耕春光再現——貢寮/吳杉榮
由淡入蘭最後一里路——草嶺/楊世成
庇佑吳沙屢戰屢勝的天公廟香火鼎盛兩百年——大里/吳雲天

第三章 一條入山出谷的自然百年山徑/白欽源
淡蘭古道北路自然生態地圖 
蕨類活化石——雙扇蕨
最天然的藍染——馬藍
猴不爬樹——九芎
秋天最美的風景——白背芒
珍稀保育植物——鐘萼木
如蜈蚣百足爬行——倒地蜈蚣
既可食又實用——桂竹
野外克難雨傘——姑婆芋
萬綠叢中一點紅——杜英
樹裙搖擺——臺灣桫欏
深夜山中哨音——黃嘴角鴞
森林中的小恐龍——黃口攀蜥
老鷹想飛——黑鳶
森林底層的漫步者——山羌
北國大貓——短耳鴞
虎頭蜂剋星——東方蜂鷹
瀕臨絕種——食蛇龜
獵蛇銳眼——蛇鵰
里山萌獸——食蟹獴

第四章 達人帶路走回淡蘭古道北路
淡蘭古道與鐵道的交會/古庭維
由化外之地到收入版圖的歲月刻痕/吳雲天
百年古道的野性狂野/白欽源
重現淡蘭古道上馬偕博士的足跡/周聖心

第五章 淡蘭古道的手作步道
淡蘭古道的手作精神/徐銘謙

fcb920ee05d00addfa12fcd84546cf34.jpg 763c8597fbe7bddf170c362e0e6bb01d.jpg

96e353498f5ed31263b48042ff7b3d77.jpg 57b362deac43d36e0a3701fe830e580d.jpg


推薦序

壯遊的第一堂課──淡蘭古道北路序

我是多麼幸運的旅人。三十多年前,竟然有機緣在這條著名古道的路段,進行了多次漫遊。

當時,不只跟喜愛賞鳥的友朋長期結伴,完成諸多自然觀察活動。偶爾,還跟不同地方的文史工作者組隊,實踐了好幾處舊路的探勘。

我為何有此機緣,原因無它,當時都是衝著「淡蘭古道」這個響亮的名稱前往。如是懷抱著浪漫的欽慕情懷,時而展讀歷史人物走過的事蹟。諸多在地稗官野史和傳奇,還有古蹟文化元素,加上北海岸濕地森林、農家田園和鐵道山徑之間的緊密連結,讓我年輕迄今的旅次,充滿各種精彩的回憶。

日後從這裡蒐集的各種文獻和器物,也猶若居家最珍貴的藏寶盒。閒暇時打開賞玩,這一區域的各種資訊圖表,成為我最常觀看沉思的。攤開相關地圖尤甚,裡面彷彿深藏著各種隱喻和暗示,等待有心人的解碼。

更大的感懷,或許是回顧當時踏訪的紀錄,簡直像在檢視年輕時的養成。無庸置疑,這裡是自己野外生活非常重要的見學場域,也是摸索壯遊的最初平台。緣於這個情感的羈絆,看到本書帶著各種博物學知識,系統性的爬梳和整理,並且添加可以實踐的新觀點時,我好像看到一間自己求學過的百年校園,如今又重新整修。

然而,它若是改建成新穎的大樓,整闢出不一樣的教學環境,恐怕會把過去的氛圍破壞。反之,如果繼續保存原樣,強調自然教育和生態旅遊的旨趣,再結合新的環保思維和趨勢,才可能有機地衍生出不同的指南樣態。本書的書寫內涵,正是朝著這一個方向精心完成。每個區域活絡的連接,展現煥然一新的旅遊內涵。

在翻讀時,我因而清楚地找到幾個有趣的特殊要點,提供大家參考,希望激發各種後續的靈感。

第一、強調現場踩線。全書明顯經過大規模調查,並非走馬看花的報導,或者節錄網路和一般書籍的資訊。諸多細節皆可看出,作者群花了不少時間在山野去來,而且挖掘過去未提及的第一手事跡,促發我們擴展未來旅遊的想像地圖。

第二、作者群堅強。針對一條古道,以歷史生態旅遊為主題,容易淪於常態的觀光規劃。書寫者本身或擁有豐富的淺山知識,或專精於動植物調查,更有步道專家修復路段的信念,兼具帶團旅遊活動的嫻熟經驗。這個團隊的組合,拉出歷史縱深和生活風物的視野,充分地活化了舊路的特色。

第三、飽含生態環境意識。作者群試著以里山美學和山林保育為基礎,提供一個友善環境、觀看古道歷史的人文情懷。他們不只積極添加田野調查資訊,豐富了自然環境的物種元素。未來還要積累在此傳統的農林經驗,以一條路的文化保護,延伸更多友善土地的訊號。

第四、全書的架構章節完整。考量一般讀者的疏離和陌生,盡量深入淺出,以圖文並茂吸引更多讀者的認同。但也不全然以休閒娛樂為旨意,書寫迎合、討好的文字,而是每個章節相互呼應,突顯緩慢旅遊的飽實情境。

最後展現手作步道的精神,更是一枚清楚指向的定針。透過此一守護環境的新觀點,定義古道的未來內涵。更進一步,從書本裡,我們欣喜地看到,相關公部門對此舊路有了清楚的宣示。他們揚棄過往觀光模式的宣導,或者試圖由此取得快速積效。轉而逐步地推廣相關旅遊活動,努力帶動地方產業。翻完這本書同時,我的心境早又神回那兒,巴不得快點出發,再以新知觀摩這門年輕時的課程。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預示。北路之後,日後還有中路和南路,甚至其他郊野的路線。希望這個人文精神和生態信念,從臺灣頭開始,我們跟古道有了新的起步。公部門也會堅定銜續,穩健的一路前行。

劉克襄

*本書書介由晨星出版社提供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