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走過日湯真山 探訪中級山的原始祕徑

  • 林聖賢
  • 15,646次點閱


飄浮在雲海中的日湯真山

 

寫作,是為生命找到出口;寫作也可以是快樂的,不為五斗米折腰,六年前專欄第一季的第一篇文章從北大武山寫起,同年,我創立的登山隊也從屏東中級山開始走起…。六年來,我書寫過各式各樣的題材,從都市的郊山到高山裡的百岳,從古道、湖泊到離島的蘭嶼青青草原。

那年,我站在3.8k的峭壁處看雲海中的日湯真山,今年,我從日湯真回望原住民的大武聖山,登山一如書寫,在專欄破100篇之際,我選擇回到最初屏東的日湯真,書寫這座永遠守護著南嶽聖山的中級山,我們回歸到最初的起點。 


水晶蘭

 

魔法女巫

每次走中級山都有難忘的收穫,不同的時節,不同的發現,這次就在登山口旁,還沒開始走,大家就遇見水晶蘭,大呼已值得,於是伙伴們一直在拍照。後來我說往前走還會更多,結果真的出言應驗。

我想,我們是踏入水晶蘭的天堂了,當萬物萌春之際,她們像是小精靈般的躲在林葉底下,等待眼尖的有緣人發現。水晶蘭不是菌類,也不是野生蘭,是一種半腐生性植物,屬於鹿蹄草科。


女巫們開始探頭

 

看著那探頭的柺杖姿態,我想像是一位具有魔力的女巫,正準備大展身手。事實上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那麼多水晶蘭,原來還真的是像水晶般晶瑩剔透,如此漂亮,如此令人驚艷啊!

上了步道後,各式各樣的蕈類就像遇到老朋友般的對我們探頭打招呼,應是梅雨的關係,讓這群小精靈們熱情綻放姿態。


梨形馬勃

 

日湯真、日湯真,究竟山名何由來,上網搜尋,關於這座山的資料也不多,或許是日本人所取(日字輩),或許是排灣族語譯,或許是那年我在北大武3.8k看的日湯真雲海,真的是一座山,浮在像雲海的湯裡面。

 

物種的多樣性

 

步道全長2.8k,快者一個半小時,但我們放慢速度走,光是拍這些野菇就足以停留不少時間。


粉紅色的菌類

 

我喜歡這樣的走山方式,因為這是大自然賜予登山客的視覺饗宴,有地棲的、有木棲的,還有從枯樹腐木裡冒出來的。

這天,陽光與微風,滋潤著日湯真,走在平緩的稜線上,隊友們聊得很開懷。


稀子蕨的不定芽

 

那是稀子蕨,我想到泰雅族有道烤稀子蕨不定芽菜,馬上就滔滔不絕的解說起來;那是秋海棠,我想起藤枝有條秋海棠步道,那裡至少有七、八種台灣特有的秋海棠,比這還壯觀。

那是杜鵑,可是海拔1702,說高又不高,倒讓我辨識不出是什麼杜鵑,說西施花,季節也不對,現在很多植物的花期都不對,我們聊起了全球暖化這個議題的嚴重性。


往日湯真的路徑

 

而我原以為如此冷門之山,不會有他隊山友,結果在登頂處遇上一隊7人在午休,頗感訝異。畢竟從山下到泰武登山口,是段漫長的崎嶇山路,很多人來此主要也是走北大武,詳聊之後,對這座山的看法相同,備感親切。

 


日湯真山的三角點

 

中級山祕徑

日湯真,標高1702m,有一顆三等三角點,路徑原始,部分路段草與人其高,也幾乎都是行走在稜線之上,登頂前有處視野可展望大武聖山與舊筏灣,只是午後的山上起了陣薄霧,放眼所見皆是迷濛之象。

從這走,還可接鱈葉根、真笠、白賓……有一年我們走到鱈葉根山,就曾許下他日造訪日湯真的承諾,只是這個承諾,可晚了好幾年。


舊筏灣林道

 

看著遠方的舊筏灣,還有一座山形獨特,名稱又比日湯真更有趣的中級山,屏東許多郊山都是如此,什麼托庫棚、大母母、麻留賀、亞泥笛等類似這樣的名稱,似乎就跟原住民的傳說一樣,充滿了神祕的想像空間。

而我們也小走了一段舊筏灣林道,從這可通往排灣族的聖地,那有座瀑布,也有座神秘的旗鹽山,這些年古道走多了,偶爾回頭走走最初的中級山,感覺也不錯。


謙虛如稻穗般的台灣寶繹花

 

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