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原子城女孩》-危機

※本文摘錄「原子城女孩

經過多年以後,從一九四三年初期拓荒歲月就待在橡樹嶺的居民,開始對他們在二戰期間完成的工作改觀了。後來三哩島核電廠發生部分爐心熔毀,最後惡名傳遍全美與全球,這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核子意外,發生於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八日,當時︽危機︾(The China Syndrome)發行才不到兩週;這部由珍.芳達主演的驚悚電影主要在描述核電廠的危險,獲得四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清除二號反應爐的工作將持續十四年,不願接受核能的情緒達到空前的巔峰。橡樹嶺的科學博物館在一九四九年初開幕時,取名為「原子能博物館」,意外發生的一年前,改名為「美國科學與能源博物館」,把「原子」這個詞和原子令人感覺到的任何包袱,都從名字中刪除。

小桃在孩子年紀稍微大一點以後,便接下博物館的工作,擔任解說員。一開始她樂在其中,分享自己擔任儀表板操作員時的工作。退役軍人跟平民百姓一樣,都對自己二戰時的貢獻感到驕傲。

她有理由不應該感到驕傲嗎?

不過時代變了。她從來就無法十分確定,當有人問及她對自己的工作「有何感受」時,該說什麼;在那些時刻,似乎總是難以想出簡單的答案。小桃最後決定辭掉博物館的志工工作。最後讓她忍無可忍的,或許是一個女人的聲音,她仍舊聽得到那個聲音。當時小桃站在Y-12展覽區,身旁是電磁型同位素分離器控制面板的複製品,她在那裡向參觀者介紹她如何操作旋鈕和轉盤。大部分的人會問:

「操作自己完全不曉得的東西是什麼感覺?」

「電磁型同位素分離器是什麼?」

「住在祕密城市裡是什麼感覺?」

不過有個女人大步走到小桃面前,怒目注視,問:「妳幫忙製造一顆殺了那麼多人的炸彈,難道不會覺得羞愧嗎?」

其實,小桃確實有矛盾的感受。她會為逝去的生命感到悲傷,沒錯,但這不是她心裡唯一的感受。戰爭結束時,他們全都欣喜若狂、萬分激動,難道這些人裡面都沒人記得當時的心情嗎?還有,沒錯,橡樹嶺的居民看到日本被原子彈轟炸後的照片,感覺糟透了,同時感到寬心、恐懼、喜悅、悲傷。數十年後,她如何能跟沒體驗過曼哈頓計畫、沒經歷過那場戰爭的人解釋這一切呢?沒住過橡樹嶺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小桃知道那個女人想要簡單的答案,於是給了她一個。

「唉,」她說,「日本人殺了我哥哥。」


書籍相關資料


 書名:原子城女孩:曼哈頓計畫,終結二次大戰的關鍵女性

 作者:戴妮絲.奇藍

 譯者:高紫文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7年08月01日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