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中量低筒鞋好用嗎?LASPORTIVA 越野鞋實測

  • 鄭臣 Cheng
  • 9,245 次點閱
  • 4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b6b68e406fd2f2f2e65f83619c607808.png


不管在哪一個領域,都能選擇以不同的方式,來跳脫舒適圈。一說到登山,很多人就覺得這項休閒也太過耗力,平常工作、生活已經很累人了,怎麼會有這麼多時間和體力去爬山,但就我而言,登山從來不是一個休閒,而是一個探索的挑戰。


每一次爬山,都能開闊一點視野,帶回來的就成為了我生活經驗與養分,透過身體從中學習,並不是為了要列出自己踩過多少個三角點,而是為了探索未曾看過的未知。


3654037a9f2f01da5f0946cb1a4efc57.jpg


回到正題,所以我前陣子就開始練習越野跑,想挑戰一些之前未曾嘗試過的戶外運動。


報名 TNF100 的越野跑賽事後,開始穿著低筒的越野登山鞋做練習,自己算是非常久沒有穿低筒鞋上山了哈哈哈哈哈哈。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我這幾個月使用的 LA SPORTIVA(簡稱拉拉)越野跑鞋,隔行如隔山,越野跑跟登山還是有很大的差別,所以 ULTRA RAPTOR GTX 這雙鞋我還是會以比較主觀、偏登山使用的方式來評價:


△如果你是登山用途,剛開始探索戶外,很可以選這雙。

雖然不是超輕量,但也不會太重,舒適度很棒,速度跟靈巧度都上升許多

△落在三千多塊,算是低筒鞋大家可以接受的價格。

△除了越野跑外,也適合步道登山和長程徒步旅行。

整雙鞋最愛那中底的彈性蒟蒻感,請給拉拉一個掌聲。


174f2b6ebdd4c67c6b58a12a57e7a786.jpg


初次開箱與使用:鞋子剛開始穿著的感受 / 拉拉鞋的彈性與支撐力

起初為了適應這雙鞋,我在健身房和短程的郊山使用。雖然標榜的是寬楦頭的鞋子,但個人覺得 ULTRA RAPTOR 的楦頭蠻窄的,我在左腳小指下方有些微的磨腳,這非常難得,因為我的腳板很窄,很少有鞋子會讓我磨到哈哈哈哈哈哈,後來使用了幾次才比較適應。

  

現在在使用時,為了不要出狀況,我會在比較累人的行程(爬山超過四小時)貼上防磨貼,也建議大家選擇大一些的尺寸。


c0e62d167b698cb144bf73146997f429.jpg(鞋體側面有黃綠色的線條,機能感十足)


c97f1aa6281359317573691475f496d9.jpg

(鐵灰色穿起來的樣子很俐落)


LA SPORTIVA 的鞋款多數有著亮色系的機能感外型,而這雙越野跑鞋我選擇了比較深色的款式,考量了平常出門也能當作一般日常鞋來使用。以前穿過的跑鞋是百頁豆腐,登山鞋是花枝,這雙就是蒟蒻了,踩起來比起登山鞋來得有彈性,但鞋子的支撐也是很有感。


4ae991211bf38a38717df5db2ef119d1.jpg

(男款的三色,我也蠻喜歡藍色的版本,很有科技感哈哈哈哈)


5daa3cdc8c7c40d0799c020c8e73f772.jpg(女款有兩色,石柳紅好好看,是男女款中我的 top 1)


一般來說,愈軟愈輕的鞋子,靈巧度會愈高,相對保護性、支撐力就會下降,沒辦法長時間的給予腳掌反饋,很容易讓足弓產生不舒服導致受傷。所以我會給拉拉一個掌聲的原因,就是它除了有著柔軟的彈性,還有著支撐感,定位在中量級的越野鞋,考量了比較長時間穿著該有的舒適性。

 

去查了發現拉拉有設計三種中底,這雙鞋使用的是 INJECTED,中底偏厚(增高效果顯著),主要的優點就是緩衝力, 長時間使用時能減少擠壓,越野跑很適合外,也很適合長程的徒步。


f958890cc7c3f1e2d5347c4aca45897d.jpg

(LA SPORTIVA 針對了不同的使用,設計不同定位的鞋款,而這雙定位在長距離的款式)


984100e0e9a771a17aa61268bc5d6c0e.jpg


一般訓練:健身房、室外路面、郊山等綜合感想 / 越野鞋的抓地力與防水

在室內使用時,和原先使用的運動鞋款相比,略重一些,但非常有感的體會到中量級的舒適度,對訓練時腳步的舒適度提升許多,室外路面更是不用說,在大安森林公園練跑時,很喜歡鞋子帶來的彈性,速度感覺+10,超順的哈哈哈哈哈哈。


e750b01bc4cca2e0afdce1f55bd28964.jpg

(去金字碑古道時也是穿這雙鞋,對比上次穿單隻1000g左右的鞋,這次輕鬆很多)


而我也在拿到不久後,去了和美山、金字碑兩條路線使用,有階梯、土路、泥巴,當下就能更感受到跟一般跑鞋的差別,除了上述的彈性反饋、支撐力以外,就是抓地力。


3ca43cd25ca37753a71dab4ec96e63cd.jpg

(那個白色的 X,是代表 Frixion White,普普的耐久度,但抓地力表現很不錯)


這雙鞋使用拉拉自家的大底橡膠技術「Frixion White」,主要是超黏性橡膠複合物,在抓地上有不錯的表現,所以對於一般的郊山、健行,個人是覺得蠻沒有問題的。以需求來說,考量「入門的登山、輕量的負重」,這雙鞋子就蠻足以負荷的了,加上使用 Gore -Tex 的防水技術,在下雨時也能應付,水深不過腳踝的積水爛泥更是不用擔心。


e9d38d7fc1cbe6991480b03489307141.jpg


首場越野跑賽事:TNF100,燦光寮山大健行 / 鞋子在山徑上的保護!

因為 TNF100 發生了 10K 塞車事件,所以其實比較像是千人大健行的體驗(誤?),雖然對因為塞車導致賽事停止而感到有些失落,但要不是這場比賽,大概也不會穿低筒鞋去爬燦光寮山這類泥土較多的山徑(因為想到燦光寮要過水之類的,就會想穿中筒的)。


27b879fc721f2ca42180e743c0a54339.jpg

(鞋頭有一個梯形的保護設計)

 

鞋子在鞋頭、鞋跟的設計上,有著比較硬的保護。在土石混合的地形時,下滑比較不會害怕撞擊,配合鞋子設計的減震防滑系統,除了鞋子在越野跑上更靈活,也增加了安全性。而這場賽事後,也看到許多人討論,在於這樣的越野跑路線「是否強制穿越野鞋、戴手套」,入門10K 因為許多賽者輕忽了「路線中泥土與大石混雜的山徑」以及「拉繩時對於踩點上的掌握(或是鞋子抓地力、止滑度不夠)」,大家可以了解到越野跑和路跑有著很大的差別,當使用不合適的鞋子,防滑、緩衝、抓地、支撐都大大降低,其實是有一定的危險的。


ba65b5eff431ef45c0335fa44a2d9bbb.jpg

(鞋後跟的設計主要是加強穩定度)


a8e149ef4ed253a3885d1f42017ebc30.jpg


筆架山岩場:較高強度的背負與攀爬的體驗 / 中筒與低筒的選擇!

筆架連峰適合作為中級山前的訓練,我背負約 9 公斤的重量,為下個月幾個負重的行程做準備,因為經過好幾個山頭,距離也不算短,上上下下考驗腳力,攀岩的部分又考驗肌力,路途算是比步道來得進階,這樣的路徑所需鞋子的強度更高,就這雙鞋而言,在爬筆架時,低筒鞋帶來的靈活感真的很不錯,但的確在許多某些需要在石頭間上下穿梭的路徑,容易拐到,對於腳踝的保護性下降許多。


8da131a8061e6f7c193830b8df0ed3c7.jpg

(這樣要手腳並用的大石路,腳部沒踩穩很容易拐到喔!)


另外,在攀岩時,低筒鞋讓腳踝動作可以比較大幅度的伸展,相對的也比較容易因伸展過大而ㄍ一ㄥ到抽筋,很難在靈活度和保護度兼顧。所以如果沒有太多的負重(需要 靈活度>保護性 時),ULTRA RAPTOR 在筆架山這類需要手腳並用、有泥有石頭有岩壁(亂七八糟)的狀況下,是非常好用的。若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負重,就會比較傾向推薦另外一個鞋款 BLADE!


5beea7493f28574c123695d7cc75bfd2.jpg


總結:鞋子適合怎樣的人? /  這雙鞋該注意的事

在這幾個月的使用下,這雙鞋也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除了最上面講過小指下方磨腳、腳踝保護的問題,這樣的低筒越野跑鞋也不太適合搭配過短的運動短襪。自己在 TNF100 賽事時,因為使用較短的羊毛短襪,導致腳後跟磨到不行,算是一大失策。也因為越野跑使用的強度較高,導致腳與鞋筒上緣摩擦,使這個地方容易磨損,所以不推薦這樣的鞋款與短襪搭配,穿著腳踝以上的襪子會比較適合!


最後,ULTRA RAPTOR  GTX 定位不是超輕量,所以補足了不少輕量化的缺點,克服更多不同戶外使用的情況,在舒適度及機能上,有著更讓人滿意的效果。所以若是想要開始探索登山的樂趣,攜帶登山杖、水、零食,一日內的登山用具,個人覺得這雙鞋已經很可以負荷,除了主打的越野跑使用,輕度負重的登山、背包客的長程徒步,也都很能夠選擇這樣中量級的越野跑鞋!

 

如果跟我一樣,以前沒有使用 LA SPORTIVA 的經驗,可以給這個義大利老牌一個機會,因為真的蠻好穿的,不然我不會在 IG 上貼這麼多次哈哈哈哈哈哈哈!


167bb424bc1a8890d6f7f9589ef7fc6c.jpg


-

鄭臣 Cheng Cheng

聊戶外的臉書:

鄭臣勾奧 cheng goes out / 

https://www.facebook.com/chenggoesout/

講廢話的 IG : 

chenggoesout /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ggoesout/

好看影片的 YOUTUBE:

鄭臣勾奧 cheng goes out /

https://reurl.cc/VMQWA

-

台灣的設計工作者,2018年開始撰寫戶外體驗的分享,以生活作為出發,期待透過內容,讓讀者走入山林,享受不同於城市經歷的探險,也爲自己的人生畫上一條斜槓。喜愛用各種的形式呈現,主要拍攝不同的山岳經驗、旅遊紀錄,算是設計工作之餘的一些勞作。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