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山與海之歌:清水大山三日行

  • Stanley Hsu
  • 20,696 次點閱
  • 26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台灣屋脊的中央山脈在此與太平洋相遇;一碧萬頃的太平洋邊,高聳入雲的斷崖絕壁矗立於此。雲霧之下,是波瀾壯闊的清水斷崖;而雲霧之上,則有巍峨寬厚的清水大山。大山之巔,大海之極,一曲動人醉心的山與海之歌,在此迤邐開展。

行程記錄
日期:2019/3/1~3/3,共三日
人員:2人
D1 
6:00台北車站 → 6:14太魯閣號[402] → 8:20 花蓮車站 → 8:30台灣好行[1133A] 
→ 9:20太管處 → 9:40德卡倫步道 → 11:40大禮部落三岔路口 → 12:00大禮部落午餐 13: 15 → 14:35立霧山岔路口 (天候不佳放棄登頂立霧山)= 15:20大同部落(彩虹屋)C1
D2 
C1 3:20 → 5:00第一水源 → 6:30最後水源 → 6:40登山口 → 7:00轉上稜線 → 8:50 碎石坡起點 9:10 →  9:50清水大山(H2408) 11:10 → 13:20登山口 → 14:40第一水源 = 16:30 C1
D3 
C1 4:50 → 6:10稜線觀景石7:00 → 7:50千里眼山(H1624 )8:00 → 9:20大同部落11:00 → 12:10三間屋12:20 → 13:30砂卡礑步道口 → 14:10太管處
→ 14:40台灣好行[1133A] → 15:20花蓮車站 →  20:26普悠瑪號[6247] → 22:45台北車站

 D1 

天氣:多雲偶陣雨。

我們一早由台北車站搭乘台鐵到花蓮車站轉台灣好行公車,於9:20抵達太魯閣遊客中心,並於9:40起登得卡倫步道。得卡倫步道原則上是一路的棧道及階梯,相對於另一條俗稱恐龍背的捷徑輕鬆好走。

3555e6f0e761ced66604957e1989dbfa.jpg

沿路上,有數個觀景台可以眺望立霧溪的對岸,隨著海拔的升高,對面亞泥新城礦場的大魚缸的全貌逐漸清晰。bbc22c32cd2ab84f89caf499541f7522.jpg

11:40上到大禮部落的三岔路口,今天的主要爬升大致結束。這裡取左往下可往大禮部落,而繼續直走則是砂卡礑林道通往大同部落。這裡往大同部落有兩條路可走,一是由大禮部落通往大同的同禮古道,路況較原始,另一條則是我們走的砂卡礑林道,有水泥鋪面,路況較佳,當地人還會以機車通行載運人貨。由於正值午餐時間,我們先取左下到大禮部落午餐,預計休息1小時。

下切部落的路上,經過一處昔日載運木材下山的流籠頭,當時繚繞的雲霧使流籠的繩索就這樣筆直插入雲霧間,彷彿若我們搭上流籠,就可通往那神祕莫測的白色仙境。1ce44bc6ee2ef18ef2270f5d5a00faf2.jpg8c98b9910e32c8f0ac2ab6d2c465fd79.jpg

走進大禮部落,世居於此的是太魯閣族人,幾戶人家與農作物點綴於柔美的草坡上,農家養的狗在山坡上跑上跑下,寧靜的部落裡只聽得稀稀落落的人聲笑聲;瞬間,我以為我是否遁入了世外桃源。我們坐在廢棄派出所外的石階上用完午餐,13:15繼續出發。

41c77287a8c1c35874b46b3c762188fc.jpg 7cb01a036bca94c649465e5814153141.jpg

1e5cf691a183e3aad618016744edb0db.jpg

13:30循著砂卡礑林道繼續往前,基本上是平路與和緩的上坡,走起來輕鬆無負擔。8becf401eae951a0d170b456a6ba8077.jpg

林道踢著踢著,14:35到了立霧山與達道的家岔路口,我們本想完登砂卡礑三雄,但眼看天候不佳且有山雨欲來的氛圍,我們決定直接前往大同部落紮營。大約又踢了50分鐘的林道,終於在15:20抵達大同部落的彩虹屋(C1)。3bac4299334293b605472dab741c52e4.jpg

D2 

天氣:10點之前晴朗,之後多雲偶陣雨。

根據大部分的紀錄,據說從大同部落到清水大山單程是11.8公里,來回大約要16小時,於是為了避免回程摸黑下山,我們3:20從大同部落摸黑出發。黑夜中,我們沿著濕漉的砂卡礑林道往前挺進,林道間蕨類蔓草夾道叢生,必須特別注意螞蝗。

5:00我們抵達第一水源,這是一個崩塌地形,必須高遶。在大同部落到第一水源之間的路很好走,可惜好日子到此結束,第一水源到最後水源中間,有數個危險的崩塌地形,尤其是路面濕滑加上摸黑通過時可能會更加危險,但原則上都有拉繩,大致上小心通過即可。

沿途危險地形可參考:
1. http://www.mountain.org.tw/WebBBS/Activity/ActivityOne.aspx?ActivityID=6668&MessageID=22058&fbclid=IwAR3S-ZUE9nplGvGAQZWVikCSeg8mzofIsnSRwkYF4NQ7505YBFgNEkGK2uo 
2. https://blog.xuite.net/shylian.chen/blog/307476746-%5B%E5%A4%AA%E9%AD%AF%E9%96%A3%5D+%E6%B8%85%E6%B0%B4%E5%A4%A7%E5%B1%B1-%E4%B8%89%E5%A4%A9%E4%B8%89%E5%A4%9C%E8%BC%95%E9%AC%86%E4%B9%8B%E6%97%85

5:50天微光,在某處崩塌的岩壁上,遠眺矗立對岸的三角錐山。稀微的金光灑上,刻畫出剛毅挺拔的山形。2aa5779f05db74c08df509789f2220ab.jpg天亮之後,終於可見廢棄的砂卡礑林道的真面目,昔日的水泥鋪面已被叢生的蔓草與蕨類取代,步行其上彷彿遁入綠色迷宮的奇幻世界。

e330e4544ea9dd5ab90929bf4852cd83.jpg cd91365adae38be92af73e571243e4f9.jpg6:30抵達最後水源,終於告別各種崩塌地形;接著7:00轉上稜線,開始了一路陡上。這段稜線一路從海拔約1600公尺一口氣爬升了將近600公尺,來到清水大山標高的2408公尺,崩潰程度可想而知。我們稍作休息之後,咬著牙開始埋頭往上爬。

8:50左右,終於穿出茂密的樹林,抵達了碎石坡的起點。此時雖然雲霧已開始聚集,但所幸還是出了大景。三角錐山山頭已被雲霧壟罩,在朝陽的照耀之下,使其巍峨殊異的稜線及山形,更顯氣勢之磅礡。沿著前方千里眼山―立霧山稜線延伸出去,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而遠處的七星潭海灣及花蓮市區,清晰可見。b71a01ff13cc89b321652e08366bbd47.jpg

走在碎石滿佈的稜線上必須非常小心;一側陡峭的山壁直落2000公尺之下的砂卡礑溪谷,壯麗的峽谷景觀令人不由得讚嘆。

da3f15fa0c647a7e7f30fe82b04d2e99.jpg 84c9ea0a839a9f4da87a6b6c08cb0c60.jpg

337f089f04fac80da98b157c20aabfbf.jpg

0c7d5a04896116087c68a96ff56a1140.jpg 181a076cdf3ab8308f62e4f582e28c99.jpg

從碎石坡起點開始,又走了約40分鐘,我們終於在9:50登頂清水大山(H2408)。此時山頂已被雲霧壟罩,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天空以及滿地的巨石,這一切脫俗得彷彿仙境一般。

dfea79e2150f108579887df411f79650.jpgfec1521b147dee2d4ff68828b8617093.jpg我們躺在山頂的巨石上享受時不時灑下的暖陽,睡了大約1個小時。本來是期待雲會有散開的時候,能有幸一睹傳說中的山海大觀,然而雲似乎越聚越多,於是我們便放棄了等待。

11:10揹起裝備出發下山。碎石坡一向是下山比上山難,除了地形本身容易滑動,迷路機率也大幅增加。由於許多路條都是上山的時候綁的,因此下山時由上往下看經常會被植被或石頭遮住,因此必須格外注意GPS以及努力尋找路跡,小心不要迷路。

11:30回到碎石坡起點,此時早已是白茫茫一片,現在才上山的人已經無緣那懾人的大景。但確有某些瞬間,雲霧突然消散,遠方的雲海撞入眼簾,使許多人驚呼連連。8dc07960d36832fbddaf9fa3570a025a.jpg13:20回到清水大山登山口,也就是砂卡礑林道的終點。從此又是數個小時的漫長廢棄林道。此時雲霧瀰漫的林道伴隨著蓊鬱的樹叢,比起早上的綠色迷宮,更像是迷霧魔幻森林。經過數個崩塌地形之後,14:40再次來到第一水源的高遶。此時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再看這早上摸黑經過時覺得危險地形,覺得相對安全多了;總之摸黑真的要特別小心。 

39360ae6f5f3951fb77377ff09a25085.jpg 338498d7034918461dee1465e52c6ff3.jpga046d1de523730776aaa607a552a719f.jpg b69f4ee014f3d3e7281afc9cf536e7c2.jpg

16:30終於回到大同部落。總里程23.6公里,海拔落差1500公尺,簡直是肉體與心志的淬鍊,真的是超級無敵遠!

3cd205d2183a6ed1242ff840305c4d2e.jpg

e60c14c56fdd452cad3526de60afb45a.jpg

結束了疲勞的一天,回到了溫暖的部落。老闆已經升起火煮熱水,老闆娘正在廚房忙進忙出,而幾隻小狗正舒服的在溫暖的窩呼呼大睡。

d6649b0762c8d34387dbcb3f4c36197c.jpg 12a8d66459332c868e2a0e9f8b3b1ee3.jpg

終於晚餐上桌了!本來以為會是簡單的菜色,結果卻看老闆娘一道一道接著上菜,實在是太澎湃啦!第一次在山上吃這麼好XD 4934dc56983df6d8e2457954aecf6003.jpg

太陽逐漸隱沒西方的峽谷,民宿內溫暖微弱的燈光亮起,大夥終於可以開動了!外面天色漸暗,民宿內卻人聲鼎沸;眾人有說有笑,聊著這條路線有多令人崩潰。伴隨著老闆娘富有穿透力的歌聲,星空灑滿了太魯閣的夜空。這或許就是登山季節裡,大同部落的溫馨日常吧。5611aa99d3e60297fea8e19ea37d84d7.jpg

D3

天氣:10:00之前晴朗,之後多雲偶陣雨。

今天的目標是千里眼山,然後下山回家。有了前一天的經驗,我們為了避免太晚登頂又會雲霧繚繞沒景可看,因此決定提早出發。吃完了民宿老闆娘準備的早餐之後,4:50往千里眼山出發。 cb0cc4892863cda6277d507b81a5483b.jpg千里眼山的登山口在摸黑時不太好找,是要穿過竹屋民宿中間,通過一扇鐵門之後才接上往千里眼山的步道;因此我會建議前一天天還亮時,先去探一下路。由於前一天晚上下過雨,上千里眼山的步道一路泥濘濕滑,經常會滑倒。尤其是接上稜線之前的路,簡直是走三步滑一步,加上有些陡上的地形,一不小心就滑個狗吃屎;必須特別小心。

6:00接上稜線,路明顯變得比較好走。6:10抵達一觀景巨石,太平洋出其不意地撞進眼簾;在毫無防備的狀況下看見這幅美景,相信任誰都會發出讚嘆。日出前的太平洋異常寂靜,左側的清水大山以及右側的立霧溪河谷也彷彿正等待著被朝陽喚醒。大山與大海在此相遇,卻彷彿多年老友,不須言語也有著絕佳的默契。這片一望無際的寧靜與祥和,在我心中掀起激動的波瀾,我等帶著這曲註定精彩的山與海之歌,在日出之後正式開演。
9842e320200a4bdebf2badf8fb159489.jpg

4887318daf752294fdd92477b5280aa0.jpg

d913e23e3b00d2e4925799f2e5a5d983.jpg

6:25日出,一股金光自遠方海上的雲層射出,使所有的顏色都鮮明了起來。隨著朝日的升起,每個瞬間山與海都有不同色調。伴隨著一旁鳥兒的啁啾與海風的輕拂,山與海的交響樂就此展開。

742d870456aad1ad2cd7f31548e6fc7a.jpgc31d1d082bb28bb4956e81425a9ba622.jpg

940ab7e8bac7e2e2f1630d468f60a9e2.jpg

a26963499dcdda18700d56eea4284324.jpg9eb2346073195a66d761bdd7985b4031.jpg

我們在此享受著這場山與海的饗宴,駐足了50分鐘,久久不捨離去

7:50出發再往上走了約莫5分鐘,來到了碎石坡起點,這裡的景竟然更大、更廣。一側同樣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另一側則是太魯閣峽谷,往下俯瞰大禮大同部落,遠處則有太魯閣群峰峰峰相連到天邊,天氣好或許還能看見中央山脈的主稜。

6d1ba11ad807aeafa56d3a9abe7e76df.jpg  fa7174a68412f0f3cdb8470ee1a54c55.jpg732fb1a19a5f6363079db4f253438a3e.jpg

轉個彎,一座寬厚高大的山映入眼簾。我花了幾秒鐘才回過神來,原來這座宏偉巍峨的大山,就是我們昨天爬的清水大山!想到這裡,不由得佩服一下昨天的自己XD92e03741d40cdd5f26db8cef8464e1b2.jpg

登頂前最後是裸露的碎石坡,陡峭的坡度加上背後的太平洋,實在是讓人有背脊發涼的感覺。fa3714c35e714686ddf2e9b07d6b5af8.jpg 250fe4dd3bcde62041fc38f90f052be6.jpg

7:50登頂千里眼山(H1624),山頂無展望,於是我們休息了10分鐘就出發下山。從千里眼山下山的路不太容易。碎石坡頗容易滑動,離開稜線開始下切之後的路更是濕滑,簡直是千里眼溜滑梯!建議如果有下雨,應慎重考慮是否仍要登千里眼山。

5cad3334abab10d989ddc255b2298c79.jpg 610b538014ba5b31328bbb9fc9f8af67.jpg

4dd765d69e9facc1211f3a81f05ce7eb.jpg 11fcc2193029bfaa2dea65fd36bf3543.jpg

fcc17bd8ade63096578d6a66b4add222.jpg

 9:20回到大同部落,拔營收拾吃個午餐之後,我們與老闆老闆娘道謝告別,11:00出發下山。回頭一望這個溫馨的地方,決定永遠在回憶裡留存這份溫暖。512a7714a6b2540ce81bd3af8cf7d6c0.jpg我們沿著張家庄岔路口下切同禮古道,並繼續下切砂卡礑溪谷,往三間屋前進。這條路路況不錯,搭配從樹叢間灑落的暖陽,走起來非常舒服,心情也輕鬆了起來。

7fe924a6335c6406c0250317b658eaaa.jpg ebcf2eb638be913c573eaa52690018fe.jpg

隨著高度的下降,砂卡礑溪潺潺的溪水聲漸漸清晰。我們在12:10抵達三間屋,砂卡礑步道的終點。

33390b9244170affcd9fdc5bf7fadcd8.jpg 7bcff6022da80105effea671daac8d12.jpg

我們輕鬆地漫步於砂卡礑步道,沿途經過鬼斧神工的峽谷景觀,並於13:30分抵達砂卡礑步道口。接著再沿著小錐麓步道接回太魯閣遊客中心。 

994ab2d5582ad63d4fb84d94815e5e86.jpg 8b412be6a511f03eb615e3315ec779b5.jpg

回到太魯閣遊客中心之前,是一條漫長的隧道。對一個愛山的人來說,這隧道口就像凡間與天堂的界線;越過這條界線,就離開了那溫暖自由的所在,重新回到庸庸碌碌的凡間。每一次的上山,就如同洗滌人生旅程上疲憊的心靈,待充滿能量之後,才能再度回到凡間面對更多的挑戰。

然而告別,只為了下次的邂逅。

3a52b903aae3b93ea186f1455ad0e5a2.jpg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