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皇帝殿:石碇的屋脊

  • 邱求慧
  • 6,237 次點閱
  • 44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皇帝殿位於新北市石碇區,距離石碇老街不遠,以山勢陡峭與景觀優美而著稱,與五寮尖、筆架山並稱為北部三大岩場,最有名的是其緊鄰深壑的狹窄岩稜,所幸現在都已經裝設護欄,讓這一座山不再那麼地不易親近。

在日本時代皇帝殿就已經是熱門的郊山,並被視為是挑戰高山的絕佳練習場所,但是大家是不是很好奇,皇帝殿名稱怎麼來的?而百年前又是如何攀登皇帝殿的?

0413b590379364b849a9294a00828113.jpg

今天我從東峰登山口起登,因為鄰近的地名叫做小粗坑,故又稱為小粗坑登山口,這裡有一間公廁和一家賣店,販賣手套和飲料等補給品,也提供東西峰登山口之間的接駁服務。起登後一路上都是石階陡上,沿途的森林十分茂密。

8911c31b7b4337ad00554256d081236e.jpg

上到稜線後,登山步道轉為原始山徑,偶而需要攀爬繩索,以克服幾處陡峭的岩石,然後登頂皇帝殿東峰。東峰的海拔為592公尺,山頂無三角點,但有一個鐵牌可以拍照。

91825afd897fffe446394de25bb78ade.jpg

東峰的山頂是一顆巨大的岩石,非常陡峭而壯觀,爬上岩石的頂端要很小心留意。東峰的視野極為遼闊,可以遠眺平溪的峰頭尖,更遠還可以看到基隆附近的五分山、姜子寮山,坐在山頂上欣賞群山疊翠,微風輕拂臉頰,盡情享受這份山林的恬淡與寧靜。

a3d0e137be64e0e9ce4efba52bde393f.jpg

繼續往西峰的方向而去,其中有一處約五層樓高且近乎垂直的山壁,如果有懼高的問題,可能無法拉著鐵鍊往下爬,所幸在旁邊還另有一條較平緩的山徑,小心腳步即可克服這一段陡下坡。

92bb9b41355791d2acd7e0c6a25db21f.jpg

天王峰的海拔為562公尺,也是沒有基石,這座山頭聽起來十分霸氣,不過其實沒有像東峰的視野那麼好,看起來只是一個小的山頭,一不留意還可能會錯過。

537b43c9eece5e545edbb19e5131e209.jpg

接下來會經過多處的窄小岩稜,過去皇帝殿被稱為「愛情山」,因為年輕朋友來這裡爬山時,正是男生展現英雄護花的好時機,因此感情也比較容易升溫,不過現在均裝設鐵鍊或是柵欄,安全性已經大為提高。往左邊遠眺,可以看到架高的北宜高速公路,蜿蜒穿越在叢山峻嶺間,風景十分具有特色。

1c6639bdb1e14b5d7204f7d49d9ab86c.jpg

往西峰的路上,有三段垂直的鋼梯,最高的一段約達四層樓,必須要小心腳步,可惜西峰的視野也沒有東峰好。過了西峰,可以選擇繼續走往石碇老街,我今天則選擇走O形回到東峰登山口,途中會經過天王廟的遺址,這座廟宇由於占用國有保安林地,目前已經遭到拆除。神像則遷往下方不遠的一處民宅,稱為「天王廟連絡處」,這處民宅也販賣綠豆湯和茶葉蛋等小吃。

d8e65df3b60e99c5485740cb42f642e3.jpg

皇帝殿聽起來很霸氣,又有帶點神祕的感覺,到底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根據新北市政府的官網,皇帝殿的名稱就是由「天王廟」而來,皇帝殿就是天王廟的別稱。天王廟的創建人名叫謝飛虎,他在1970年於馬祖南竿當兵時,在海邊拾獲一尊神像,是佛教四大天王裡的「東方持國天王」,於是將之帶回供奉,發現極為靈驗。退伍後回到台灣,某一天夜晚,他夢見石碇山上有一處「龍岩」,就是天王的理想廟址所在,翌日趕緊上山勘查,果真發現與夢境一樣的岩洞,於是商得當地賢達同意,在當年10月完成天王廟的興建。

de7921124b569ab313e3dd597c66edf2.jpg

新北市官網的資訊顯然是錯誤的,因為我查到1933年3月18日的《台灣日日新報》有一篇報導(如圖),「台灣山岳會」舉辦「第48回月例登山」活動,目的地就是皇帝殿山,可見皇帝殿這個名稱在日本時代就已經存在,其時間遠早於天王廟的設立。所以,皇帝殿的由來並非與天王廟有關。倒是日本時代並未出現「天王峰」這個名詞,有可能是謝先生設立天王廟以後才命名的。

7e9772162c58038c64f8c30efa023d82.jpg

皇帝殿名稱不是因為天王廟而來,那又是從何而來?再根據石碇區公所的網站,又提出另一種說法,據稱是來自於清代的朱一貴,他在1721年康熙年間於高雄大崗山起義抗清,後來勢如破竹攻下台南府城,進而登基成為皇帝,定國號為大明,可惜後來被清廷派援軍打敗,被捕後押送北京處死。傳說朱一貴曾兵敗逃至此處躲藏,這裡才因此稱為皇帝殿。不過這個說法存在許多疑點,首先是歷史上並無記載他來北部,其次,如果這是真的,這個地名應該在康熙年間就存在,但據我查詢,皇帝殿最早出現在文獻上,是在1897年的一則新聞(如圖),所以我認為這個說法也是不成立的。

07e573ef878e9db0c3ddef581ae3aa8a.jpg

很遺憾的,我也沒有找到皇帝殿由來的文獻證據,不過比起天王廟、朱一貴這些不太合理的說法,我倒提出另一種可能性。在台灣有另一個稱為皇帝殿的地名,是位於基隆的和平島,因其海蝕地形中,有類似龍椅的蕈狀石而得名。以此類推,石碇的皇帝殿名稱由來也可能和地形有關,我猜測可能就是東峰壯觀的巨岩,其外型正如氣勢磅礡的宮殿,或像龍椅上的靠背,且台灣山峰以地形取名者比比皆是,如獅頭山、軍艦岩和龍船岩等,故我認為這是皇帝殿由來較合理的說法。

9a76afab049acce904479d7debf9ff27.jpg

讀者可能會好奇,到底日本時代是如何登皇帝殿的?我找到1933年4月5日出刊的《臺灣山岳彙報》,其中登載了攀登這座山大致的過程。這場登山活動在1933年3月19日舉辦,天氣晴朗溫暖,因登山會的幹事高尾勝夫即將調任新加坡台灣銀行支部,這次登山也做為對他的餞行。約定的集合地點在螢橋車站(如圖),先搭乘萬新鐵路至景美車站,再搭乘人力台車前往深坑,本來要由深坑繼續搭往石碇,但是途中隧道中斷,只好改用步行前往。從螢橋早上6點22分出發,到達石碇已經是上午9點15分。相對於現代而言,當時的交通還不是很方便。

58ae49f8ebee2aff79117f2d2798c249.jpg

當時從景美沿著景美溪到深坑、石碇,有一條簡易鐵道,可以行駛人力台車(如圖),這一條鐵道是由「臺北鐵道株式會社」於1919年所鋪設,目的是運輸木柵、深坑和石碇一帶所生產的煤礦,但除了運媒以外,也可運送其他貨物以及旅客。當時的登山隊伍就是搭乘這種台車前往石碇。根據記載,他們從石碇開始健行,經過下橫坪到達小粗坑,走的路線就是現在的碇坪路。下橫坪和小粗坑都是當時石碇老街附近的小聚落,其中下橫坪現在還有住家,而小粗坑聚落基本上已經消失了,只剩下一兩家賣店而已。

45955402213a1492c4ccfd6327be3517.jpg

這場近百年前的登山活動,登山口同樣是在小粗坑,當時登山隊伍還在最後一戶民宅進行午餐。用畢午餐,大約11點45分才開始攀登東峰,再續由窄小稜線走向西峰,根據文中的敘述(如圖),途中經過許多險峻的斷崖,猶如螞蟻走門檻般爬過窄稜。當時只有一處設置攀岩繩索,並沒有像現今普設鐵鍊和鋼梯,可以想像其攀登的困難,大約在下午3點半到達西峰,停留20分鐘後再下山,經過茶園小徑回到小粗坑,大約晚上7點半才返回台北。其登山路線經過近百年演變,其實和現在的路線相差不多。

d5b0c050dc33783aa0da7dcaa4f2b98b.jpg

在該篇登山報導中,曾提到登山隊伍下山時曾經過茶園小徑,顯示當時皇帝殿西峰山區有栽種茶葉,這個說法我和天王廟連絡處的謝家求證,據謝飛虎的妻子林秀英表示,謝飛虎的父執輩已經在山區種茶已有兩代以上,而照片這棟石屋也有百年歷史以上。目前西峰下雖只剩下這棟房屋,但是過去在其上方還有幾戶人家,居民也都確實是種茶,惟近來年輕人已經不願務農,故都已經全部遷走,只剩下謝家還繼續留下來,而謝家雖然茶園還在,但是也沒採收了。

504abe35a30870d9ead0e108d0b03f91.jpg

可惜我沒有找到日本時代的皇帝殿登山照片,無法完全體會當時登山的情境,我找到最早的照片,是在1972年時所拍攝,迄今也已經超過半個世紀了,當時的皇帝殿是年輕人的熱門聯誼景點,在狹窄的稜線上還經常大排長龍。細看這兩張照片,男生幫助女生爬下陡峭的山徑,就可以瞭解為什麼這座山會叫做「愛情山」了。

b85df27458932d33edb9b93e09a3610d.jpg

另一張同樣在1972年所拍攝的照片,顯示是在天王廟前留影,當時的天王廟還剛興建,可以看到這座廟最初比較簡陋的樣子,後來經過謝家逐步增建,形成較具規模的廟宇,也成為山友登山休息的景點,不過後來林務局認定侵占國有林有地,當時還曾經引起一番論戰,有些山友支持向林務局租地,將天王廟繼續保存下來,但也有些人認為,侵占國有地就應該依法拆除,最後天王廟終於在2012年遭到拆除。

ad7fd0f4c76e91d0421f7e3fad879cde.jpg

爬完了皇帝殿,可以順道到石碇老街逛一逛,這座老街以緊鄰河道而建,以獨一無二的「吊腳樓」建築而聞名。石碇老街的歷史悠久,是在清代就已經形成的街肆,因為位於淡蘭古道的交通樞紐,過去也曾經繁榮一時。老街上最有名的小吃是豆腐,其歷史已經超過百年以上,比深坑更為有名和悠久。相信當時的登山隊伍,一定都會在這裡品嘗這獨特的小吃,補充登山後的飢腸轆轆,而我也在這裡點上了幾道豆腐料理,似乎也體會到了百年前登山的味道呢。

1f622baf1cb6e4092753f2528036025f.jpg

東峰登山口->皇帝殿東峰->天王峰->皇帝殿西峰->天王廟連絡處->東峰登山口

距離4.39公里,步行時間4小時30分鐘,總爬升高度436公尺。

睽違兩年,筆者的新書「一山一故事2」將在113年5月27日0時整於博客來首賣,精選全台11個縣市、25則山林步道的精彩故事,限量1000本作者簽名版,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