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熟悉的夥伴 Salomon X Ultra 4 GTX 登山鞋,性能依舊優秀、顏值大幅提升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打從踏入健行登山這條不歸路後,鞋櫃裡 10 雙鞋有 5 雙是戶外用鞋,而我再仔細算了一下,這 5 雙戶外用鞋裡,居然有 4 雙是 Salomon 的鞋款。


從左而右為 XA Pro 3D、OUTline 中筒、X Ultra3 低筒、與本篇主角 X Ultra 4 中筒


當初穿過三雙不合適的健行與野跑鞋完成紐西蘭的長距離徒步後,回台甫接觸到的登山鞋就是 Salomon,而且一試成主顧;其中最喜愛、持續入手的,即是為登山特性而設計的 Salomon X Ultra 系列了。

第一雙 X Ultra 3 在日本完成超過 1,000 公里的使命後、換了第二雙同鞋款繼續在台灣山岳裡行進,有著良好性能的它,一直是讓我能放心跨出腳步的好夥伴,因此當看到 Salomon 推出了新一代 X Ultra 4 鞋款,不僅持續優化了原本的機能,還一舉打破過往 Salomon 運動感明顯的設計,裹著讓人為之一亮的配色和外型登場,怎能不收進戶外裝備櫃上!


這外型的帥度,太難不聚焦在他身上啦!


Salomon X Ultra 4 令我喜愛的三大特點


1_ 有如經典籃球鞋款的好搭配外型

只要曾穿過 Salomon X Ultra 系列的人,應該都會立即注意到這次 X Ultra 4 外觀的明顯轉變,而即便是第一次想穿此系列的人,也很容易被這俐落的設計和流行的配色所吸引。


過往 Salomon 鞋款的鞋側總有著明顯的鋸齒設計與對比強烈的配色,令人印象深刻、也具有明顯的機能感,那機能感是只要你一穿上人家就知道你要去爬山, 也多少局限了它的出場次數;不過在這兩三年,可以開始看到 Salomon 推出的新系列鞋款,設計越來越時尚、設計也更加流暢,例如定位在戶外休旅為目的的 OUTline 系列(看我對它的感受)、或是以女性需求為設計的 VAYA,而現在則是連既有的經典系列,都推出讓人眼睛一亮的新鞋款設計,更加符合現在上山的穿著不只要舒適、還要帥的需求。

兩年前上市、以更加輕量的郊山健行而設計的 OUTline 系列(左),以及今年新推出的 Salomon X Ultra 4 (右) 、為能應對混合路徑與技術型路況的登山系列,皆使用了熱貼合技術讓鞋面流暢有型,兩雙都非常好看!

而且仔細研究 X Ultra 4,它並沒有為了好看而捨棄原有的支撐或機能設計,反而將每個機能區塊,透過剪裁與顏色搭配成為造型,使整雙鞋兼顧了顏值與價值。目前市面上真的能稱上帥氣好看的登山鞋還不多,Salomon X Ultra 4 可說是我心目中的前三名,身邊的朋友看到都會稱讚,也會讓人期待 Salomon 接下來推出的每雙鞋款設計呢!


2_ 輕量舒適的著感


Salomon 在台灣上市的鞋款主要分為越野跑鞋與登山健行鞋兩大類,而登山健行類別中,又針對不同的徒步強度需求,在鞋底紋路深度、支撐性、鞋體重量…等細節,設計出相對應的鞋款,分成城市山林系列、踏青健行、郊山健行、負重登山、到重裝登山。除了重裝登山的 QUEST ELEMENT 系列外,Salomon 皆將鞋身做到了輕量化。

Salomon X Ultra 系列在其中便是定位在負重登山這個角色。也承襲了輕量的特性。有一說法是鞋子重量每增加 100g、相當於背包重量多增加 500g 般的沉重體感,讓每一步走起來更沉重些、也消耗更多體力。

實際測量,Salomon X Ultra 4 尺寸為 UK4.5 的中筒鞋,單支重量落在 360g,低筒則在 330g,走起來腳感輕鬆、讓腳步保持敏捷,卻仍有一點點的穩重安全感,是相當迷人的重量。


而我從 X Ultra 3 淘汰又購入新的、穿到了 X Ultra 4,無論有沒有先馴鞋,搭配著一般的登山羊毛襪,我的腳丫還沒有被磨破的經驗,穿起來是貼合而有包覆性,X Ultra 4 還針對女性鞋款用了更柔軟的裡布,以這雙中筒腳踝的後側裡布相比過往,更加細緻柔和、面積也更大,能感受到雙腳被 X Ultra 溫柔的保護著,穿起來相當舒適。


X Ultra 3 (左) 與 X Ultra 4 (右)除了配色外型上有明顯改款外,X Ultra 4 腳踝的布面也使用了更絲柔滑順的布料,還呈現著光澤感


3_ 安心與有力的鞋底支撐

會一直選擇穿著 Salomon X Ultra 系列進行海內外的徒步,除了鞋子重量宜人、包覆舒適外,當然更重要的是,它不旦不會替我增加困擾(如磨破皮膚、容易損壞等)、還能帶給我在路上最重要的支持。


徒步時間一長,若鞋子的底太硬、會讓腳板特別有感,若鞋子的底太軟、則是腿部肌肉也會痠得明顯,偏偏我喜歡的徒步型態常常混合各式變化的地面樣貌,時而在土路、有時是礫石地、或是柏油水泥、甚至爬石頭走泥巴路、偶爾還有困難地形要過。 X Ultra 系列夠深的大底齒紋、擁有很好抓地力的 CONTAGRIP® 大底材質、以及針對不同運動角度給與需要支撐的中底 ADV-C 科技,讓我在遇到各種路況都無需太擔心。老實說,最後發現會害怕的都是來自心魔,而不是配有一對良好性能鞋款的那雙腳。

Salomon X Ultra 4 鞋側標註著 ADV-C 字樣的支撐設計,是這款特別優化的部分,針對容易扭傷的部位作加強,此次也提升橫向活動的保護力與支撐性,走在盤根錯節的路況或是礫石路面時,落腳能較更為穩定


特別的是 Salomon X Ultra 4 也針對女性的鞋款,在中底部分與男款的設計稍有不同,因為生理構造上與男生有先天上的差異,貼心地專為女生調整更加輕量的中底以及稍寬一些的楦頭。從推出 VAYA 系列開始就能看出 Salomon 越來越重視女性的登山需求,Salomon 的細心思維,令身為女生而被顧慮到的我感到相當窩心。



休腳多時,讓 Salomon X Ultra 4 慢慢陪我回到山林

怎麼也想不到今年四月初,結束從台南走上玉山的九天山海圳徒步路程不久、才在開心體力似乎提升到不錯的狀態之際,卻迎來了必須居家避疫的日子,剛入手的 Salomon X Ultra 4 只能擺在裝備櫃上成為裝飾品(雖然這外表的確很有條件當裝飾啦)。

終於在五個月後得以回到想念的步道上,即便清單上的路線很多,然而經過不到幾分鐘的活動,身體就告訴我一切必須打掉重練,於是從 3 公里不到的極短程郊山開始啟程,再拉長到一日 10~15 公里的徒步作為復健,才能逐步地回到多天數的負重行程;當作是馴鞋,也感受看看 Salomon X Ultra 4 在面對不同種路況時的反饋。


從新店山城出發直潭山,走古道、眺望翡翠水庫,X Ultra 4 理想地應對了複合型路況

直潭山位在往來新北市坪林與烏來的道路上,以前曾是熱門的健行路線,走往直潭山的路徑有許多不同長度和難易的選擇。

這次朋友挑選的花園新城 – 直潭山 – 赤蘆古道 O 型路線 (路線紀錄)相當有意思,全長12.5公里,經過的路況包含了土路、公路、石階、泥濘路、溪流,也有盤支錯結的樹根在路面、需要爬石頭的情形、及幾處需要拉繩度過的地方,幾乎一次就能測得 X Ultra 4 在多數路況的表現,景色宜人,在假日拜訪卻沒有什麼人,走來舒適也多變好玩。

路線位於新北市新店,延路能眺望陽明山系、市景、翡翠水庫、以及山城


起始點在新店有名的花園新城社區,當初以山坡地度假村社區的概念規劃建造,與市區保持一個甜蜜距離,被山林圍繞又能眺望市景,是個曾被貼上豪宅標籤的小小山城。用步行的方式延著社區的拾階而上,一邊看看每戶庭院與門面的佈置、回頭望向他們每日觀看的景色,欣賞居民享受生活的樣貌,窺探這個對我來說像是傳說的社區面貌。


登山口就在社區後方,第一段迎接我們的是整理過的土路山徑,舒服好走,偶爾混著些石頭路面,還有沁涼的小溪流能夠在這踏水洗面。台灣販售的 Salomon X Ultra 4 型號皆是加上 GTX,代表具有 Gore-Tex 的防水性能;此時便能發揮它的作用,直接踩到水中接近溪水也不擔心弄濕鞋內的雙腳。

在銜接一段可以遠眺陽明山系的柏油公路後,再度進入山徑,這次的入口看起來就沒有那麼親民,裡頭的路況果然開始有些挑戰性,出現了不少大落差,需要稍微拉一下繩、或是讓大腿多使出些力將自己撐上去的大石頭和斜坡。但 X Ultra 4 鞋底的深齒紋、以及橫向的支撐與保護力,讓我的腳步都能穩定應對;此時中筒鞋也發揮給腳踝多一層保護的作用,讓體力與肌力尚在復健中的我更感安心;而輕盈靈活的鞋身重量,也能讓我能快速變化腳步和踩點,盡情享受在林間爬來跳去的樂趣。

Salomon X Ultra 4 的齒紋深,走過泥濘地也不怕。同行友人腳上穿著 Outline 輕健行系列,相較起來的確就需要更注意腳步移動


離開山徑後,徒步於柏油公路上,前往此行的 Highlight – 眺望翡翠水庫,初秋的九月天,走在日正當中的柏油路上,皮膚仍是被曬得有些令人招架不住,一度想說還是折返回森林好了,直到抵達眺望點時連忙改口「還好我們有走過來!」,這來回一小段不到一公里的 side trip 路程,可以獲得這麼好的景色,實在超值!

這個觀景台的視野很好,沒有什麼遮蔽,能把波光淋漓的翡翠水庫與延綿的山脈盡收眼底


就在準備繼續大 O 型路線時,夥伴臨時有事需要盡快回到山下,於是我們立即調整了一下路線,改走小 O 型路線,也因此踏上赤蘆古道 - 一條先民自基隆七堵「赤皮湖」往來新店直潭「蘆竹濫」的道路;可溯源至道光年間,現在則有另一個名稱是「湖興古道」。

這條古道行走的人可能更少了,路況較先前更為原始些,偶爾穿過些草叢、還有許多的溪澗需踩著充滿青苔的石頭而過,趕著路、我們的步伐持續加速,擁有野跑鞋靈魂的 Salomon X Ultra 4 此時也發揮很好的靈活度,帶我在山林裡用半跑步的狀態下,安全下山。


看似回到好走的公路下坡,卻因潮濕少人使用長了些青苔,濕滑需留意,此時相對友人腳上已穿著好些時日的 Outline 輕健行系列,我的 Salomon X Ultra 4 顯得抓地更穩定,發揮適應不同種地形的長才。


實測心得

X Ultra 4 的表現,一如 X Ultra 系列既往地,有著良好抓地力和支撐性。

在直潭山之後我也穿著 X Ultra 4 開始進行台北大縱走的分段健行,背著小狗加上筆電做小小負重的復健訓練,路況以舖整過的水泥與石地的比例較高。此類路面質地硬、對腳的反饋大,然而走完雖然還是會腿痠(這是練不夠吧)、但都沒有出現腳板痛的情形,X Ultra 4 軟硬適中的鞋底和足夠的支撐,一雙鞋即可在各式複合型的路況間切換自如,也讓我能安心的邁步。

而它好看的外型,從山林直接移動進城市也不顯突兀,前一晚還會開心的想著如何依它的配色來穿搭。


如真要說一個缺點,則是中筒鞋帶採用傳統鞋帶、而非 Salomon 好用的 Quicklace™ 快速綁帶系統(低筒 X Ultra 4 仍然使用 Quicklace™ 鞋帶),或許傳統鞋帶對我來說有些不習慣,偶爾會發生鞋帶勾到另隻腳的勾環、或鞋帶從勾環鬆脫的情況。


從舒適的包覆性、中底支撐的防護力、大底抓地力、輕量靈活的腳感、到出色的外型,整體來說 Salomon X Ultra 4 是一雙讓我期待與它一起探訪台灣與未來海外步道的好鞋,也是逢人請我推薦登山鞋、我就推的一款!



誰適合 Salomon X Ultra 4

以 Salomon X Ultra 4 的輕量登山鞋特性來說,若走的路線不單是已鋪設人工路面的郊山、或是都只走長天數的重裝山岳行程,那麼能應付大多數路況、又能在重量與外型取得平衡的 Salomon X Ultra 4,很適合喜歡時而走土路、不時出現一大段公路、或是過溪…等多變的路況,是舒適且轉換自如的一雙登山鞋。

不過若是習慣背到將近 20 公斤重量者,可能還是重裝鞋會比較適合,以我自身的經驗,穿著 X Ultra 系列若負重到 15 公斤以上,會開始覺得腳需要再多一點支撐,當然這跟自身的背負能力與肌力的鍛鍊也有關,不過當朋友詢問我鞋款建議時,我會將 Salomon X Ultra 4 推薦給背負 15 公斤以下的長距離徒步者與登山健行者。


除此之外我也將 Salomon X Ultra 4 推薦給想剛開始嘗試爬郊山和百岳的朋友入手,以往都會認為剛接觸時可以買個初階、價位低的品牌或款式即可,以免爬了一兩次就不爬造成浪費;然而我發現由於肌肉尚未習慣山林路徑、腳更容易產生不適,如果又穿著支撐度不足、或是過硬的鞋款,產生不舒服,反而容易就此對登山排斥。

X Ultra 4 的時尚外型無論是在戶外或城市都能搭配,不用擔心沒機會穿著它,我有對鞋款舒適度很要求的新手朋友,在穿了 X Ultra 4 去爬較原始路況的郊山和玉山後也讚不絕口,並表示想多穿著這雙鞋去爬山。因此只要不是篤定絕不會爬第二次山,我認為就可以將 X Ultra 4 納入考慮。


當然,每個人的腳型不同,徒步習慣也不同,建議下手前先到店頭實際試穿感受,並依自身的需求來挑選喔!

 

Salomon X Ultra 4 GTX® 更多資訊

Salomon 官方 X Ultra 4 GTX® 鞋款說明與全台通路
Salomon 官方網路商城
Salomon Taiwan 粉絲團
Salomon Taiwan Instagram

 

最後看看 Salomon X Ultra 4 GTX 在台灣上市(或上市過)的顏色,這根本意圖使人選擇困難症發作,太多好看的配色啦!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