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霸尖山:要是沒背相機出來

  • 3,619 次點閱
  • 5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不是很喜歡帶單眼出門,礙手礙腳的,又會分散了當下正在做的事情。但每當有什麼畫面錯過了,手邊卻沒有可以記錄的相機,那種礙手礙腳相對起事後的懊悔,就顯得不是這麼重要了。這對於一個喜歡攝影的人來說,或多或少有一點矛盾,而原因大概來自不單純只是喜歡拍攝這回事,同一時間還做著比攝影更有趣的事情。所以在兼顧快門的選擇下,往往造成令一邊的困擾。追根究柢,攝影對我來說是一種生活的記錄,確實也很少為了拍攝什麼的而像個獵人善於等待最佳時機。因為不講究,技術端的呈現也就止步了…但這倒也沒關係,自己開心才是拿起相機最主要的目的,這無需他人的評價也無需與過去的表現相比。

胸前掛著一台相機搖搖晃晃的,做什麼都不方便,經常顧忌著鏡頭的安慮而時常分心。特別是在爬山的時候,總會習慣空出一隻手把持著搖擺的單眼,另一隻手攙扶著樹幹或岩石,眼睛盯著下一個落腳之處,還要注意汗水不要滴進了操作介面。每次總會想著「要是沒有背相機出來,應該會是更自在的事情。」但我被教訓過一次…。那天晴空萬里幾朵白雲,稍晚的夕陽美的就算連續看四十四次也不嫌膩,想拿起相機時卻發現隨太陽落下,已被占據的懊悔。才了解到好像不是很喜歡攝影這件事情,而是更喜歡把觸動自己的畫面留下來。一張拍的再怎麼美的風景不見得會被保存下來,兩三張只是表情稍微不同的照片卻永遠也捨不得刪除。在熟悉了光圈快門之後,最美的風景依舊是人。

登山小徑裡是練習攝影眼的好地方!所謂的攝影眼就是對事物的覺察力,簡單來說就是發現「美」的能力。而「美」的定義,每一個攝影師都有不同的詮釋,有些人追求畫面裡陳述故事的潛在性,有些人講求畫面的平衡與真實。不管怎樣,對我來說「覺得美,那就是美了。」不同的攝影師在同一條山徑裡,也會讓人產生錯覺以為是不同地方所拍攝,或是「我真的有來過這個地方嗎?」的驚艷。這並不難理解,因為每一個人的攝影眼,關注的偏好的都有所差異。因此,在一處看似怎麼拍都是綠野仙蹤的林子裡,更能磨練出發掘「美」的眼睛,或者「心」。

這對我來說又更是深刻了…在一段連續爬坡後,將注意力從腳下轉移到抬頭的那片林子,忽然一個畫面進入所謂的靈魂之窗,一個直覺反應就是拿起單眼,手肘依靠在身旁的樹幹。視線透過觀景窗裡的對焦點,秉氣凝神的不讓畫面起伏太大,即便上一個步伐還喘著不接下氣,也不自覺的暫時停止呼吸…快門一按!快門聲進出整個寧靜的山林後,大嘆一口氣!差點憋死自己的反應,肺活量或許就是這樣練出來的…。爬山背相機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三點不動一點動的安全攀岩步伐,侷限了雙眼落在下一個立足點上。但也因為多帶了一顆眼睛在身上,更留意生活裡的細節。我特愛林子裡的那些樹木,挺直的軀幹,延展著樹枝觸碰天空的攀高,證實了存在數十年間的生命力,正在呼吸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