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博嘆息灣之二:嘆息灣>哈伊拉羅溪南源營地>馬利加南山東峰

  • 山宅心手
  • 3,652 次點閱
  • 9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詳細圖文行程與路況分享參見圖文網誌:https://www.tipga.com/e/606ad4e83286fe4aca79aea3

最新山記錄與故事歡迎追蹤粉專:https://mounheart.soci.vip/

第五天(2021/4/1):

7:20 嘆息灣

l_60cf1d543286fe7e7b77b8ac.png

這裡的早晨,一切都會變緩慢,本來領隊希望7點就出發,大夥五點半起來後,還是很慢很慢的走走晃晃──畢竟,這裡如此美麗安靜,而要來這邊,時間上真的不容易。 嘆息灣的告別之旅,每個人都在進行,走到溪畔,晃晃草原,或是聽聽鳥叫、尋找沒有水鹿排遺的地方拍合照,怎麼樣,都是緩慢而悠哉的經驗。 

7:30-55 陡上松針邊坡

過兩次溪後來到松針邊坡,路跡大約一人寬,松針極厚,略滑,但踩穩就沒什麼問題。

l_60cf1d733286fe7e7b77b8ad.png

8:26 會稜
9:03 枯木林

l_60cf1f843286fe7e7b77b956.png
上稜線後,路輕鬆了,大夥的腳步也輕快起來,望著這片路徑上唯一一片、足以路標的枯木林,不禁好奇,究竟是什麼環境,讓它形成如此限縮但又充滿標記的一片。

9:18 完美草坡

l_60cf29dc3286fe7e7b77bc17.png

出枯木林後,是成片金黃的完美草坡,這天天氣甚好,怎麼拍都很舒服。
領隊夫人魚在這裡當比例尺,為我們留下這片草坡夢幻而巨大的美好。

9:45-55 僕落西擴山
無景,小休10分鐘。

l_60cf29153286fe7e7b77bada.png10:13 4G信號點(TWD67 264158, 2605785,各家含台灣之星都有!)
濮落西擴往東南寬稜下坡時,魚的手機突然連串跳訊號,大家連忙開手機測試,竟然中華電信、遠傳、台灣之星都有4G訊號!

在這個相對偏僻地點,有這麼強的訊號真的很驚人,唯一能有的推測,或許是這邊往東展望可看到卓溪一帶的村落,從那邊接收過來的。無論如何,特此記錄。

10:53 鞍部
11:14 乾溪溝

l_60cf2c233286fe7e7b77bdff.png
乾溪溝往上至小山頭基本上是抓方向走,但植披不多且地形緩,一路順暢。

11:39-12:00 哈伊拉羅溪中源營地(4T*2無水)(午休)

l_60cf2f6f3286fe7e7b77be88.png

進出營地的路徑都有一片刺柏(如圖),但約10秒可通過    

13:14 鞍部

14:00-20 烏可冬克山
l_60cf30bc3286fe7e7b77bec3.png

14:28 岩石展望
此處過巨岩後展望不錯,路徑由草坡轉為松針道,在下坡加成下略滑。  



又遇岩石,此處下切後的右側有藍色布條橫渡處,但因松針過於密滑,攻擊手判斷切不過去,改為沿邊坡找路下切至溪谷,所以接下來我們的路都在邊坡上,等於沒路徑,不值得參考。

l_60cf320b3286fe7e7b77bec8.png

15:19 抵達溪谷
15:30 哈伊拉羅溪南源營地(宿)

l_60cf1d8f3286fe7e7b77b8ae.png
哈伊拉羅(ハイラロ, Hailazu/Hairaro/Hailal)是布農語木刮刀、菜籩這類手作餐具。
我們經過的路線在哈伊拉羅溪溪源,而遙遠的哈伊拉羅溪下游、有個哈伊拉羅社。傳說中,郡社布農的小氏族Takistalan裡,青年Biung來到哈伊拉羅溪畔打獵,接近下游地帶時肚子餓了,便在這裡製造吃飯的用具,後來,Biung帶著他的族人遷居此地,便用當時製作的餐具當作社名。

看到什麼,需要什麼,就把什麼做出來。
這種就地取材是布農文化的慣有作風,木、竹、藤、月桃甚至直接把瓜果曬乾變成水瓢,許多自然資源都能成為生活或蓋家屋的材料,這樣重視實用的民族,也因此沒有工匠這種專門生產手工藝品的職業。


第六天(2021/4/2)

這一天因為行動電源電力不足,決定省電,以航跡紀錄為重,故照片比較少

6:30 哈伊拉羅溪南源營地

6:39 過2次溪後找上切點

7:01 回路徑(布條)

7:20 岩石上稜點

過溪陡上後,來到岩石為主要路基的上稜點,略陡但還算好走 

l_60f15a7a3286fe28b4469391.png

7:50-8:00 陡上後高點
翻上高點後,一路平順,沿途展望甚是悠哉,清明正是高山杜鵑盛開的季節,沿途許多杜鵑叢。

l_60f160ed3286fe28b44698c7.png

8:55-9:10 馬東最低鞍休息
過了馬東最低鞍就要開始陡上一段切回傳統路稜線,悠哉的我們還不知道,接下來是迷路的開始

l_60f162ca3286fe28b4469de7.png9:33-10:21 找路
這條稜線在地圖上看似坡度平順的緩稜,初上稜時也有多處有路基,但土石鬆軟或有刺柏,有一種「我看到稜就在面前,但到底要怎麼上去!」的哀嘆。雖然做功課時有注意到所載入的航跡在此段也有走錯路,但在附近也找不到其他安全的上稜店,故還是順著標點的岩石上稜點上攀。

10:26 上稜
上稜後為草坡,看到另一稜的布條與平坦路徑,沿布條回探正路,推測正路在稜尾,或許從鞍部上切前先往西繞一點會有正確的路?

l_60f166713286fe28b446a173.png
上稜點是藍圈,紅圈和線是布條與疑似正路的路徑。   

10:48 馬東上稜(回傳統路)

l_60f1678e3286fe28b446a25f.png
後續路徑一路平緩輕鬆,抓方向就可以切回傳統路了,放一張塔比拉斷崖覆蓋這一回合!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