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海鼠O型縱走 Day1

  • 出發日期
    2021/02/27
  • 回程日期
    2021/03/01
  • 相關路線
    鍛鍊海鼠O型縱走
  • 相關山岳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2021年228連假再次來到花蓮太魯閣。繼去年的砂卡噹三雄,今年造訪更裡面的鍛鍊山以及海鼠山。
鍛鍊山以及海鼠山大家通常是分開來走,很少找到連在一起走的紀錄。而我們今年安排鍛鍊山縱走海鼠山的路線。由中橫公路迴頭彎開始起登,先經過沒有蓮花的蓮花池,再來渡一小段溪後攀登鍛鍊山,循稜線向南通往海鼠山,再循天狗岩綠水文山步道回到中橫公路,這是三天兩夜的行程。

花蓮的山都是不太好惹的。這點我們去年爬清水大山已經體會到了。天氣是其中一個關鍵點,再來就是植披。從鍛鍊山通往海鼠山沿途稜線上有幾處茂密芒草區,登頂海鼠山後要下到海鼠駐在所這片山坡也長滿了茂密的芒草,看來也是一條會被刮得哇哇叫的路線呢。

6bce83651107d923aaebdd30364d5fa0.jpg

圖文紀錄

D0晚上我們搭上八點半由台北發車的普悠瑪號前往新城火車站露宿。翌日一早在走到台九線路旁的公車站搭乘花蓮客運1126路(花蓮火車站-洛韶)公車前往位在新中橫的”谷園”站。
從迴頭彎一開始起登的路就不太好走了,是一整片的崩塌地。先是通往沒有蓮花的蓮花池,再來是切下溪谷,還溯一段休督溪,方可抵達鍛鍊山登山口。但我們預估得太樂觀,隊友中有不太擅長過地形,因此行進速度大大打折。沒能住到預定營地,在溪旁找一處高地紮營迫降。雖然要溯溪的距離不長,但有幾處渡水水深會到大腿,看來帶上溯溪鞋還是比較方便。除了渡水,有兩處高繞通行不易,也因這條路走的人比較少,路徑不是很明顯,沿途也缺少路條,所以要自己找路。溪谷兩側的坡面都很陡,花蓮一帶山區又多雨潮濕,坡面溼滑,背著重裝備找路確實不好走。
通過溪谷後準備登上鍛鍊山的路好走很多,就只是陡而已,沒有困難地形一切都好解決。為了追上前一日delay的進度,我們一路狂飆爬向上,只在巴奇干社遺址附近休息了半小時。
登頂鍛鍊山,山頂東側的展望不錯,向東望去可見一片令人心生畏懼的大岩壁,大岩壁上方的稜線往南延伸至大斷崖山,向北延伸至海拔約2600公尺高的三角錐山。三角錐山。以及立霧溪太魯閣峽谷對岸的塔山。好加在今天天氣還不錯,從溪谷登上鍛鍊山後還有太陽可曬,但可惜我們不能休息太久,因為今天真正挑戰還沒開始呢! 接下來從鍛鍊山通往海鼠山的稜線路呢路徑不明,只有前一隊清大隊伍走過的紀錄,抓緊時間,準備出發。

4383308673d984014dc2333383a96ee1.jpg

星期五晚間我們先搭乘普悠瑪號從台北出發,於晚上十點五十幾分到達新城火車站露宿。隔日一早我們走到台九線上的公車站牌搭乘1126路公車前往中橫公路谷園站。

由谷園站下車後,還需要走一小段中橫公路方可抵達迴頭彎。體驗一下中橫縱走XD

fa8ad114216f61b269f9f87cc2543c06.jpg

1c20a36737c80fe157effdbf3a963078.jpg

e9ebc23f29c51c77e81fa811891f46ba.jpg

走約20分鐘到達迴頭彎,這裡是我們鍛鍊海鼠O型縱走的起點。

94b61d9c35c9e44712c18239ddd7b292.jpg\de07ca9b9b877bd3724838f79358f6a7.jpg


鍛鍊山給我們的鍛鍊考題,第一題。一剛開始從登山口起登就是這麼可怕的崩壁地形呀!!

c1c534f31b59c6216178cb033a477bb8.jpg

通過了清溪吊橋後的崩壁地形,暴露感重,但對於大家平時都有走地形的經驗來說這一段崩壁其實還好,小心通過即可。

dd1d0e7a43268122da2923beba648704.jpg

f2eb691c5dc88c91e9d7db2bc7a693b0.jpg

通過九梅吊橋後就是上坡的開始,從這邊要翻過海拔約1100公尺高的越稜點,通往蓮花池。

11d25b4058584ac3a27ebd797d9d10b1.jpg

162ed5ae81a989da2fb2ee18e6a49c03.jpg

到達蓮花池,這裡沒有蓮花呀!!

a1ed554937ea00011260cd4586799226.jpg

1d498e15de966e2e746db11c75a9b2d0.jpg

d238be07d5a60fb7956398e19b9cb3ed.jpg

下切前往休督溪溪谷。

切下溪谷。這一段溪谷上溯的距離不長,但有三處需要高繞的地方,其中第二處高繞以及第三處高繞需要小心一點。尤其是第三處高繞,繞上去的距離滿長的,而且路徑不明確。

到達溪谷後整裝一下,隨後便啟程準備朝向鍛鍊山登山口前進。

33a6321ad827fec0c3d5c5107625612a.jpg

0bb2e3736486976c47738dbb49a9227e.jpg

78d3c026ead911f0e8c8214b93f1c3e2.jpg

d93b6875b1ba87b4e0add66cc5ff9b6c.jpg

第二處高繞點,這裡的水潭很深,如果有帶足溯溪裝備也打算下水的話可能可以直接過吧?
但我們不打算弄太濕,所以從左側山壁高繞。

e925ada935f5f3931ea07c5994a6c67d.jpg

這一段路是也沒有到太困難,但不知到為什麼,上去架繩再加上大家一個一個拉繩過,竟然花掉快一個小時 = =
學弟還一個踉蹌滑倒,還好有抓到繩子,不然就要下去洗澡了…

通過第二個高繞點後,我們繼續向前,但時間好像已經不太夠我們到達巴奇干社的預定營地了…
之前的時間預估得太樂觀...

60fb45a79e1e062f28fe046c2e926e0f.jpg

c3a871654a803bf1d84188352a603384.jpg

第一天我們於下午四點半決定於溪畔高地迫降。今天的行程有些許延誤。明天我們一早五點半出發,期望可以追上進度。

完整文字+時間記錄

航跡+魯地圖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