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留守人經驗談 《馬博橫斷遲歸》事件留守記事

編按:此文為國慶連假因溪水暴漲而受困於馬博橫斷事件,擔任隊伍留守人─黃貞凱先生所撰寫,以當事人的角度分享四天受困記事以及留守人的角色扮演,希望藉此篇文章可以讓更多人重視留守人觀念。


前言

2021年的雙十連假山上很不平靜,圓規颱風外圍環流的強降雨造成許多登山隊伍受困在山上,甚至到現在已經二個禮拜過去了還有人還沒下山。

我的好友們也利用難得的三天連假安排馬博橫斷,請我當留守人,而我也很爽快地答應了。原本以為只是三天的閒差事,跟以往一樣,只是在等最後一天領隊下山後的一通電話,然後結案;沒想到卻演變成連續四天的精神緊繃與煎熬…

話說逢源(領隊)在上山前幾天請我當留守人,我除了答應他之外,也請他順便帶上我的Garmin InReach Mini(衛星追縱發報器),因為上回用這個小東西追蹤他們的南二段單攻效果不錯,10分鐘記錄一個位置點,親朋好友們只要事先知道網路連結即可隨時追縱登山者的足跡。

出發前在群組內有討論到颱風外圍環流造成行程第三天下雨的問題,如同領隊的檢討文所述(參見連結),大家沒有意識到大雨可能造成過溪路段溪水暴漲的問題,覺得馬博橫斷最危險的地方是斷崖,等到第三天已經過完斷崖下到中平「林道」,上午早點走在林道上淋點雨應該還可以接受,於是四人隊伍就決定如期出發。


10月11日星期一(陰雨) --預計下山日

前二天(10/9、10/10)天氣很好,這四人(逢源、Leon、雷力、阿國)按表操課,每天的行程都比預計完成時間提前一、二個小時,狀況很不錯,而我每天的留守工作就在衛星追蹤點停留在山屋時暫告一段落,隔天再繼續;直到第三天(10/11)下午快3點的時候,Mina(=Leon’s wife)私訊我一張截圖說:他們已經在那個地方停好久都沒動了…。我看了一下衛星追蹤點位,顯示他們在中午12點前就已經停在那邊了,雖然心裡有點擔心,但我還是回覆她說這幾天衛星訊號偶而有延遲…。

de602064205f4b5188f6877280b9ca76.png衛星追蹤點停留在玉林橋崩塌處(溪谷)(圖/黃貞凱)

趕快查一下降雨資料,花東地區11日從凌晨開始下雨,山區已經累積超過100毫米的雨量,白天的時候南投跟花蓮的國家公園警察已經來電關切,說山區大雨叫我們隊員早點下山,這個不用講我也知道,問題是我聯絡不到山上的人…

按原計畫,四人第三天只要走10小時就可以到中平林道接駁處上車,而從衛星資料得知四人在上午3點左右出發,推算下午2點應該也要上車了。等到下午5點半天都快黑了仍音訊全無,這時距離他們出發時間已超過14小時,我感覺一定有事,主動打了通電話給南安的國家公園警察隊,告知隊員未下山,警方說花蓮下大雨,可能是玉林橋崩壁那邊水位暴漲無法通過,事後證明真的是如此。

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愈晚累積雨量愈來愈多,我心想他們應該是迫降了。這時已經跟Mina交換過不少意見,家人的憂慮指數直接反映在問題的數量上了。

當晚爾雅也來關心隊員的狀況,說逢源的家人很擔心…我於是乎又再把隊伍組成、行程、已知異常的狀況重覆一遍,但也討論不出什麼結果,漫漫雨夜,只能耐心等待。

dfd444a3bfda2dee6d0d5a837ee90d94.png以地圖說明受困位置(圖/黃貞凱)


10月12日星期二(陰雨) --遲歸第1天

天還沒亮就自然醒,拿起手機第一件事就是看有沒有隊伍的訊息,再看氣象資料,愈看愈令人擔心,雨下不停,累積雨量已接近豪雨等級,再看衛星追縱點位置仍然未移動…

坐在家裡邊吃早餐邊滑手機直到7點半,忽然收到逢源傳來的4則訊息:

「人員安全」

「退回去林道35K」

「幫我回報家人」

「矽(溪)谷受困」

我好像被咬人貓咬到,吃到一半的麵包差點吐出來,立刻回撥給逢源想問清楚山上狀況,可是怎麼打行動電話、line、發簡訊…就是沒反應。不管了,先將訊息截圖,轉傳給Mina跟爾雅,請爾雅轉告逢源的家人。

話說隊員四人,我只認識Leon的太太Mina,其他三人的家人我完全不熟,藉由爾雅可以聯絡上逢源的家人,也還有二位…

這時忽然在line群組看到雷力的訊息! 我高興了2秒,以為終於有訊號了,結果是雷力的太太用他的帳號詢問他的狀況,簡單告知剛才收到的訊息之後也請她耐心等待。後來我因為工作滿檔,接近中午的時候才有時間聯絡阿國老師的大哥,結果大哥跟我說他已經報警協尋…

為了方便其他人快速了解狀況,我也製作一張受困位置示意圖給大家參考。因為玉林橋崩塌處距離中平林道19K上車地點已經不遠,雖然山上下著雨,但我心裡仍然抱著一絲絲希望,希望他們有機會趁雨勢變小的空檔過溪下山,我也這樣逐一跟四位隊員的家人們解釋…

就這樣等了一天,直到天將黑,仍然沒有訊息回報,我的心情也跟著緊繃起來,先打給國家公園南安小隊告知情況,南安小隊建議跟消防局報案,我覺得遲歸已經超過24小時,的確有需要,但也希望跟家屬們共同決定,於是傍晚弄了一個家屬親友聯繫群組,告知已經跟消防單位報案。消防局也很快請我加入群組,除了方便提供隊伍資料、最後位置等相關資訊外,同時也將四位隊員加入同一群組,希望隊員們可以同步收到訊息。

雨勢仍未稍歇,不久消防局很快就回應:「研判人員在35k工寮應該是安全的,請分配糧食等待溪水減緩…」這些話跟我心裡想的是一樣的,只是面對家屬一時會說不出口…

我自己曾經在山上躲過颱風,曉得跟隊友躲在小小的帳篷裡幻想下山後炸雞牛排等等那種百無聊賴的情境,所以一般人幾天不吃東西還不至於有生命危險我是肯定的;但家屬們會擔心,會非常擔心,我只能用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家屬,附議消防局的訊息,希望家屬們不要過於擔憂。

這時想到隊員如果順利過溪,還有19公里的山路要走,想說幫他們預先找好接駁,鵬中說前幾天有看到雷力在社群網站上詢問二個接駁業者,於是打電話問問看是不是其中之一,結果都不是,但其中一位說11日上午有進去中平林道接人,那時路況已經很差,倒木一堆,據他推測,下午過後林道應該無法通行了,後來也徵得他的同意,若有接到隊員訊息需要上山接人時他可以跑一趟。

晚上莎莉問我隔天要不要去大肚山晨泳? 我騙她說腳痛暫停一次,其實是整晚滿腦子山上的事情,盯著氣象、預報、社群、新聞…沒心情晨跑。

b5fd37ffc8865847d892e4eaa98fea50.png集水區水文特性分析(圖/黃貞凱)


10月13日星期三(陰雨) --遲歸第2天

一早6點多被手機鈴聲吵醒,是消防局打來的,說請我轉告山上的人員拍一些溪谷的照片以便搜救人員評估如何協助…問題是失聯怎麼轉告?

好不容易等了一天,直到下午4點左右仍然音訊全無,親友群組裡熱切地討論著:

衛星電話怎麼會收不到訊號? 

手機是不是都沒電了? 

人員有沒有可能受傷? 

是不是要請他們到太平谷搭直升機? 

食物夠嗎? 是不是需要空投食物? 

要不要找民間救難組織上山? 要不要聯絡花蓮山搜義消? 

廢棄的林道是不是有路可以繞過過溪處到32K? 

有試過傳訊息給InReach嗎?

是不是該有更積極的作為? 

於是我正式向消防局請求上山救援,消防局在下午4點半左右確認請求之後,約3個小時左右回報搜救計畫,預計隔天(10/14)上午出發上山,預計15日抵達玉林橋崩壁位置。

在得知消防人員要上山找人之後,大家頓時安靜了下來。

晚上花蓮仍下著大雨,我對消防弟兄肯冒雨(險)上山找人而感動。


10月14日星期四(陰雨) --遲歸第3天

這天就在等待消防單位傳來的訊息中渡過…

06:51第一梯次二車6人出勤

08:12救災車輛通過中平林道3K處,沿途多處積水落石

08:45回報中平林道6.2K路況不佳,救災人員改採徒步前往目標區

09:24救災人員抵林道8K處

12:42回報通過林道14.5K,持續前進

16:10人員勘察至19K處,該路段路徑不明,且山區起霧,人員轉進至16K研擬後續搜救路徑,預計夜宿於16K處。

得知一天的搜救暫告一段落之後,親友群組裡開始討論是否要申請直升機救援。就在這時候我接到消防局人員的電話,告知已申請空勤直升機,明早8點預計飛到35K工寮,如果有看到人就吊掛下山,不行的話就空投食物,但是食物要自己買。因為我們人都不在花蓮,因此商請消防人員代為採購。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討論要買什麼食物、行動電源、燃料之際,逢源的太太忽然說她剛剛收到逢源傳來的line… 聽到這個大家一時歡呼聲此起彼落,再問說他傳了什麼?

「可是沒多說什麼只說淚流滿面」…

再過一會兒,才發現不是逢源傳的,是小孩用媽媽的手機傳的。

「了解」

「我想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現在山上的雨應該也停了,希望他們明天可以順利下山」

遲歸三日之後,留守人如是說。


10月15日星期五(晴) --遲歸第4天

早上從氣象資料看來是晴空萬里的好天氣,8點不到就接到消防局回報:直升機飛到35k工寮盤旋一陣子之後沒看到人,因為沒人也就沒空投物資。直升機在沒看到人之後就飛往大分山屋執行另一個救援任務。

雖然是令人氣餒的消息,但是我告訴群組裡的親友們:他們可能天一亮就離開工寮(後來知道真的是這樣),所以沒遇到直升機。

「也要確定溪水退了才能過溪對吧?」

面對家屬的質疑我用google map解釋:

「只要不下雨,溪水一定很快就會消退」

「因為那個地方是集水區的最上游」

「玉林橋崩塌地範圍不大,集水的水量不會很多」

「在上游河道那麼陡峭的地方,集流時間跟流下時間加起來通常不會超過1小時」(連專業術語都用上了…)

「從氣象資料看來,雨昨晚就停了,經過半天,水應該都退了,唯一擔心的是河床經過三天大雨沖刷,地形地貌可能有大幅變化,他們是大雨過後第一批通過河床的人,可能會花點時間找安全的路徑上下溪谷」

就在直升機搜救未果一小時之後,首先收到雷力傳來的訊息,說河床水已退,已快走出來。逢源也打了通電話給我報平安。

Oh Yeh! 四天來的壓力瞬間煙消雲散,眼睙差點從褲管掉下來。

後來四人在中平林道18K處與消防人員會合之後輾轉回到玉里,安全返家,就不再贅述。


後記

一、 逢源借InReach Mini時只想要追縱位置,沒學會傳訊方式,以致於緊急狀況時無法聯絡山下留守,加上衛星電話受潮故障,導致失聯數日。這是本次遲歸事件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要能充份利用衛星通訊設備。如果這次能夠保持聯繫,就不會上演那麼多天的內心戲了。

二、 事過境遷之後,在健行筆記看到”淺談留守人員的角色扮演”一文提到留守人的8項工作,深深體會到,一般隊伍的留守人經過前4項工作大概就結束任務,很難得能夠進到後4項工作,爬山爬這麼久,這次遲歸事件真的讓我守好守滿。下次換我上山時,應該會好好找一個人來留守(煙~)。

三、 在消防局告知有申請直升機救援的時候,鵬中希望直升機是否能順便載他上山(結果是不行)。因為相對於消防人員,有經驗的頂尖越野跑者能容忍的地形天候高很多,更能快速上山找到待援者。我想日後如有類似情形發生,相關單位似乎可以考慮這種合作方式。

四、 最後感謝家屬們對留守人的信任,感謝消防弟兄們的辛苦救援,感謝四位兄弟們自己走出來,平安下山才是王道,下次不要這樣嘿!

31d6fa9f6d990e45f458070bdf4780e3.png(圖/黃貞凱)


原文出處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