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活動紀錄】樟之細路砍草任務-特派員心得訪談

編按:客家委員會自2016年起,實地探查山林古道,規劃出北起桃園龍潭,南至臺中東勢的自然步道「樟之細路 Raknus Selu」,為使路徑更為暢通好行,發起了砍草特派員募集計畫,在今年8~9月期間披荊斬棘,執行四場砍草任務。這些無私付出的熱血特派員是誰?參與這場活動的心路歷程又是什麼?現在就讓健行筆記為你揭曉!


客家委員會大凡工程及健行筆記日前共同發起了樟之細路-砍草特派員大募集計畫,並從中遴選出八位好手擔任砍草特派員。這些特派員們來自台灣各地,有著不同的參與原因,年齡層也跨了不少級距。這種需要一早集合、勞力工作的粗活為什麼會吸引大家爭先恐後地投件?實際參與後的感動又在哪兒?很多人共有的疑問,讓我們看下去找答案吧!

c7dffb7c0698f3c2d144342ff0edd2e9.png

▲ 四團砍草任務的路段

/為什麼想參與砍草任務?/

- 專業砍草手 -

25e2230a93f3449e8d5ece2e2c51de7b.png李嘉智老師
eacd3e7c4aca5551889aee5b4626a9ab.png
羅德榮
f8c71e42d5086c9c450189f7f971cac0.png
徐振智

在大凡工程李嘉智老師的帶領下,每次出團組合都不太一樣,隨著不同特派員的出現就像開箱一樣,每團都有不同的驚喜。家住花蓮的德榮每到活動日就開著車、載著除草機翻過中央山脈遠道而來,參與理由卻簡單到用一句話就帶過:「想盡一份心力」。這樣單純的想法足以換來這麼多的付出,就好像舊時社會的簡單,也如同古早時期道路的生成一般理所當然。

同樣手持除草機的是振智,他在老婆的一個建議之下立馬著手寫起計劃書。砍草是振智平日的正職工作,但平常砍的是平地,本身不是山友的他毅然決然加入特派員行列,是希望來山裡發揮所長,讓大家能更安全、安心的走路。

- 千里步道牽姻緣 -

25e2230a93f3449e8d5ece2e2c51de7b.png建彰
eacd3e7c4aca5551889aee5b4626a9ab.png
沛縉
f8c71e42d5086c9c450189f7f971cac0.png
孑孓

另外三位參加的夥伴是受到了千里步道協會的影響,像是年紀輕輕的建彰就有著滿腔熱血,從2018年開始接觸手作步道的工作假期後,就像著了魔似的一再進入山林。搬石、打椿、汗如雨下的工作對他來說是一種享受。深受千里步道協會-徐銘謙老師「雖由人作,宛若天開。」這句話的影響,建彰認為在減少環境傷害下、讓人們可以安全地親近山林,表達了對自然的尊敬;且登山客的每一句讚美都是維護步道的動力,因此一逮到機會就投入開路活動。

沛縉孑孓同樣是千里步道協會的手作步道參與者,過去的活動經歷不僅讓他們瞭解手作步道的理念與行動,更透過課程得知樟之細路,進而埋下對這條路線的好奇心,開始上網搜尋相關歷史資料。

沛縉本身就在山林間工作,為了多瞭解台三線沿線的古道分佈與相對關係而動了參與念頭,希望能藉機實際走訪竹苗一帶的淺山自然環境。看起來總是一派輕鬆的孑孓其實想得很深,他會看著古道在地圖上沿著等高線迂迴的路徑,去揣想這些山徑對於過去生活在這地區的人代表著什麼、往來路上又是什麼情景。

因為想認識自己生活週遭的環境與文化,也希望能在古道的探索過程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讓特派員團隊得到有力的新血,這也是古道維護中樂見的大好事。

- 回饋社會超有愛 -

25e2230a93f3449e8d5ece2e2c51de7b.png羅秩帆
eacd3e7c4aca5551889aee5b4626a9ab.png
洪振育
f8c71e42d5086c9c450189f7f971cac0.png
小黑

「我有一種感覺應該會被選上!」開朗的秩帆是特派員中唯一的女性,每次出現都帶著家裡種植、親自烹煮的青草茶給大家。從秩帆的口中可以聽到我們即將前往路線的狀況,因為她這幾個月來都在這條線上工作著,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那種自信的預感了。即使參加原因相當豪邁「往前繼續砍下去!」秩帆其實也有詩意的一面,「在荒煙漫草處,重現出以前阿婆走路去廟裡看平安戲的卵石階,以前的美感到現在還是好看。」「路徑清楚了、倒木不見了,雖然海拔不高,但是站在稜線上,薄霧籠罩的迷幻森林翩然乍現!」在秩帆的分享中,彷彿感受到那漸進式的演變與突然浮現的美景。

振育也是個山林工作者,擁有19年山居及造林的經歷。對他而言除草、鋸倒樹倒竹等工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山訓的經驗讓他喜歡上拿草刀砍草的過程,於是想貢獻一己之力回饋社會,提供更好走的登山步道讓民眾使用。小黑則是戶外活動愛好者,平時常走在山友、前輩所維護修築的山徑上,這次他抱著回饋的心態加入特派任務,希望能在這條別具歷史意義的路線重現之時,能親自參與其中,換他修路給別人走!

/任務結束 有什麼話想說呢?/

每位特派員對任務都是充滿期待的,大家不僅是想貢獻體力大力砍草,也抱著一種反饋給社會的心情,希望創造出安全的環境,讓更多人認識樟之細路。經過了幾輪的出團後,特派員有什麼話想說呢?

- 團結就是力量 -

走在最前方拿著除草機的德榮說這件事如果一個人、兩個人去做就會非常累,有大家一起努力,就有源源不絕的能量,團隊合作的模式很重要。不約而同地呼應到秩帆說的:「最重要還是大家同心協力來完成!」砍草任務能否圓滿成功,團隊精神是最主要的部份。


- 除了累還是累 -

在山上工作的沛縉則是相當老實地說:「比我預期的還要硬!」建彰也點頭道:「比手作步道還要累!」就連平常專職砍草的振智,也坦承砍完之後覺得有點累,這條路有點猛!!長得很原民風的小黑工作起來相當帶勁,但結束後也是大喊:超累!不禁打從內心佩服維護山徑的前輩們,長年都做著這麼辛苦的工作。


- 帶進歷史深刻體驗 -

砍草任務通常伴隨著熟悉在地的老師一起作業,也常能聽到老師分享老故事:「以前小時候上學,會把第三團所砍的『老官道路』當作捷徑來走,這些古道對過往的生活來說是日常所需。」老師的分享也激發了孑孓的想像,他說蠻喜歡這種家後面有條路可以通往某處的感覺,清出來讓以後的人能走,走完後也能再去對後人說這條路的故事。同團的振育也表示在了解古道歷史後,更覺得因為大家的努力將路清好、使更多人認識這條古道是令人高興的。


- 有成就感什麼都不怕 -

不論大家的心得著重在哪一部份,回頭看看開出的路,那份成就感都是無可比擬的,踩在自己維護的路段,帶朋友一起來分享這些過程,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


/後記:當一位修路的人/

步道是串連居民與生活的網絡,但隨著時代更迭,許多步道從此回歸自然,漸漸被人遺忘;很高興能認識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努力推動路線維護,將老故事流傳下去。參與此次任務,除了認識與探索古道,最重要的是透過自己的棉薄之力,用雙手發掘出歷史,讓更多民眾有機會踏上先民所走的路徑,也從一位「用路的人」成為「修路的人」,讓更多人安心享受山林的美好。


/跟我一起成為砍草特派員吧!/

早年間的除草工作,是古道沿線聚落的文化傳統,但隨著村莊人口老化、外移,這項工作已無法再由在地人獨力完成。藉由年輕一代的除草特派員投入步道維護,將當年「民墾」精神貫穿歷史時間軸,重現人們與土地溫柔共好的精神,而特派員也透過親力親為,從「過客」轉而成為「在地」的一份子,這樣的情感連結,沒有親自參與,是很難體會的。

74e71906d04a605fd44705fcc4ffe568.jpg

▲ 加入我們的行列

砍草任務不會只有一波,若你也願意貢獻己力、加入不定期的除草計畫,歡迎填寫樟之細路砍草志工表,加入我們的行列。將來有砍草任務開團時,你將會收到第一手的消息。讓我們共同維護這條美麗的百年古道吧!

延伸閱讀:【活動紀錄】樟之細路-砍草任務全紀錄

對砍草特派計畫有更多的好奇,也可以看看我們每次出任務時拍的照片喔!
【第一團】苗栗二寮坑至紙湖山徑路段
【第二團】苗栗冲庫至協雲宮路段
【第三團】苗栗老官道路段
【第四團】新竹飛鳳古道路段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